中国历年结婚、离婚登记大数据!

结婚产业观察·2025-02-11 09:37
918
2024年结婚数量创40年新低!1985-2024年婚姻登记一览,数据背后会有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近日,民政部网站公布《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768.2万对,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比上一年减少157.6万对,降幅为20.5%。结婚数量是2007年以来最低。

图片

来源:国家民政部

1
结婚数据创40年新低
2月8日,民政部网站公布了《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据官方统计,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创下近40年来新低。

图片

国家统计局能够查询到的结婚对数数据是从1985年开始的。1985年结婚对数为831.3万对,1990年和1995年都有900多万对,之后阶段性下降了一下。

进入21世纪,结婚人数开始狂飙。

2008年冲破了1000万对,2013年创历史新高,当年结婚对数1346.9万对,之后一路下滑。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2年跌至21世纪以来最低值,只有683.5万对。

2023年随着疫情结束,补偿性结婚潮出现,致使2023年结婚人数上升至768万对,相比于2022年增加了84.5万对。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民政部、国家统计局

2023年补偿性结婚潮之下的新生儿人数,也出现了逆转。2023年结婚对数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84.5万对,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相较于2023年增加了52万人。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不过,由于去年死亡人数1093万人,所以去年全国人口依旧下降了139万人。

结婚对数是出生人口的函数,直接决定了出生人数。2023年补偿性结婚潮让新生儿人数久违地增加了,那2024年结婚人数创下历史新低,便意味着2025年的新生儿人口,可能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
2
历年离婚数据分析
根据《结婚产业观察》整理,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较2023年的768.0万对,减少了157.4万对,降幅明显。与此同时,离婚登记也从去年同期的259.3万对升至262.1万对,增加了2.8万对,同比上涨1.08%。

2007年-2024年离婚数据和测算同比

15年间,全国登记结婚、离婚人数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态势,但回落时间各有不同。全国结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峰值,为1346.93万对,之后该数据开始连续9年下降。

离婚人数方面,2008年至2019年呈现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峰值,为470.06万对。之后数据开始回落,2021年离婚人数锐减至283.93万对。2022年全国离婚人数进一步减少,创下了15年来最低纪录,为210万对,同比减少了约26%, 占2019年最高峰的45%左右。2023年中国离婚登记人数是259.3万对,根据测算,比2022年增长23.48%,这是连续3年下降后首次反弹。最近3年似乎趋于理性。

结离婚数量会影响结婚率与离婚率。当全国人口总数变化不大,结离婚数量增长,结婚率与离婚率自然就会上升。

2000-2022年中国结、离婚率变化

2000年以来我国离婚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23年离婚率为2.6‰。直到2021年,“离婚冷静期”政策正式施行,离婚率从2019年的3.4‰,下降为2022年的2.04‰。
3
初婚人数上升,年龄不断推迟
年轻人口下降、适婚人群萎缩是重要客观原因。而思想观念变化、婚育年龄推迟等主观因素进一步影响年轻人结婚意愿。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在接受采访时谈道,年轻人的婚姻观发生了变化, 很多人不再把结婚生育当成人生的必修课等,即使是有结婚计划,结婚年龄也在延迟。

2005年-2023初婚人数数据统计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初婚人数达到1193.98万人,较去年上涨了142.22万人。

从历年数据看,2013年是我国初婚人数的最高峰,达到 2385.96万人,也就是说,9年来我国初婚人数下降了55.9%。

根据2022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数据计算,2022 年 ,我国结婚登记人 口中 ,20-2 4岁人群占比仅为15.2%,比上一年下降1.3个百分点。

从历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来看,2010年,20-24岁人群占比达37.6%,此后这一占比持续下降,2012年为 35.5%,到2019年这一占比低于20%,为19.7%。2021 年这一占比降至16.5%,今年则降至15.2%,比2010年 降低了22.4个百分点 。相比2012年,十年来降低了20.3个百分点。

2022年,25-29岁人群占结婚人口37.24%,比上一年提升了1.96个百分点,自2013年以来,连续10年成为占比最高的年龄段。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25-29岁人群占结婚人口比重一直高于35%,其中2015年这一占比达39.4%。此外,30-34岁人群和35-39岁人群占结婚人口的比重在持续上升。

2020-2022全国初婚年龄变化

根据数据显示,初婚年龄持续攀升,2023年全国初婚平均年龄为30.1岁,相比2010年推迟了近6岁。
4
出生人口首次止跌回升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人口经济数据。2024年,中国出生人数为954万人,同比2023年的902万人,增加52万人。这是自2016年以来出生人口连续七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

2024年中国的生育率继续呈现长期下降趋势,尽管出生人口较2023年有所反弹,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

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 口902万人,比上年减少54万人,出生率为6.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1991年-2023年出生人口数据

从近四十年出生人口数据看,我国出生人口在经历1987年这一近40年来的最高峰之后,连续多年下行,在今年我国的出生人数止跌回升。随着95后乃至00后进入到婚育阶段,处于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数量也在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8579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0.9%。
5
写在最后
2024年结婚登记对数大幅下降,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疫情后的补偿结婚效应已经趋于结束。

二是,2024年是所谓的“无春年”。根据农历,“无春年”是指当年没有立春节气的一年。按照一些迷信说法,这样的年份被认为不适合结婚。

三是,年轻人口减少。根据民政部数据,近年来结婚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25-34岁。2024年25-34岁人口是在1990-1999年之间出生,也就是“90后”。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31~40岁人口(出生于1980~1989年)有2.15亿,21~30岁人口(出生于1990~1999年)只有1.78亿。

四是,由于结婚成本过高、婚姻观念改变等原因,年轻一代未婚比例上升。

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4》,30岁人口的未婚率为29.97%,其中30岁男性未婚率为38.87%,30岁女性未婚率为20.16%。

而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4》,30岁人口未婚率只有14.56%,其中30岁男性未婚率为18.89%,30岁女性未婚率为10.14%。可见,十年间,30岁人口未婚率上升了约15个百分点,其中30岁男性未婚率上升了约20个百分点,30岁女性未婚率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