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入“婚难时代”了吗?

结婚产业观察·2023-01-12 00:00
2205
如今,日本已经全面进入了“婚难时代”,终身不婚率已达15%-20%。中国似乎也在面临结婚难的问题,2021年结婚人数更是创下36年来新低。

如今,日本已经全面进入了“婚难时代”,终身不婚率已达15%-20%。中国似乎也在面临结婚难的问题,2021年结婚人数更是创下36年来新低。

年轻人去寺庙相亲联谊, 政府为大城市女性和小城镇男性牵线搭桥, 家长代理相亲, 现实里找不到对象的年轻人, 转而和虚拟纸片人恋爱结婚……这些现象,被详细纪录在去年10月出版的《婚难时代》一书中。

3位日本记者,花了3年, 调查了日本年轻人的婚恋现状。如今,在日本, 每四名男性就有一名终身未婚, 每六名女性就有一名终身未婚, 日本已经全面进入了“婚难时代”。

日本的终身不婚率已达到15%-20%,相较而言,中国还处于“普婚文化”。

但是据民政部数据, 2021年我国结婚人数首次低于800万对, 为36年来最低。

中国也与《婚难时代》里讲述的一样,‍‍‍ 结婚难背后, 是跨越国界也能感同身受的社会现实:就业困难、年龄焦虑、疫情恐慌、 老龄化与孤独死。

我们进入婚难时代了吗?

近日,《一条》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苗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位长期研究年轻人婚恋问题的专业人士是如何看待的?

Q:中国目前的婚恋形势有哪些变化和趋势?‍‍‍‍‍‍‍‍‍‍‍‍‍

A:首先是结婚对数下降,2021年可共办理结婚登记763.5万对,是近36年以来最低。

看待结婚率的问题,也要考虑人口队列因素。现在婚恋市场上的年轻人大多是独身子女一代,他们整体人口数就相对少,结婚人数自然也会下降。

▲ 中国结婚数据已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

此外,晚婚人口比例上升,30岁以上结婚的人口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对比80年代,目前我国的离婚人数大概翻了10倍,婚姻的稳固性相对削弱,但从离婚率等指标来看,仍比欧美国家要低很多。

▲ 1982-2010年中国终身不婚率情况:男性的终身不婚率明显高于女性

Q:我们是否进入了婚难时代?您如何理解目前的婚恋难问题?

A:虽然大部分人年轻人面临实际的择偶困难,但从观念来讲,我国还是处在“普婚时代”,大部分人还是希望组建自己的家庭。

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婚育观调查,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57%左右的人则希望能在26到30岁进入婚姻。

但是这种人生远景是否能顺利实现,媒体、公众的认知可能和我们学者的看法不太一样。

终身不婚率更能体现婚难的程度,相比日本韩国,中国的终身不婚率还是很低的,不到5%,日本已经是15%-20%了。

▲ 蓝点:代表男性有大学学位更多的国家,红点:代表女性拥有更多大学学位的国家,从1970到2050年可以看出红点的增多(图表:Albert Esteve, García-Román, Iñaki Permanyer 数据:Wolfgang Lutz)

Q:男性与女性,找不到另一半的原因,是否不同?具体表现在?

A:首先是男女双方的择偶门槛和需求都更高了。男性在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情况下,他们很少会考虑婚姻,即使有迈入婚姻的打算,房、车、彩礼,婚礼,全都是门槛。

随着教育扩张,女性因为相对更强的学习能力,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除了家庭条件,她们对男性的外貌、学识、社交魅力也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现在处于婚恋市场的“高期望”男女很难顺利匹配。

男性的正态分布比较极端:少部分特别优秀,呈现长尾分布,中等吸引力的占比高,但男性仅达到“及格线”比如有房有车,也很难吸引现代女性。女性整体分布更平均,方差相对较小,但主观择偶要求不会降低。

举例说,有50%到70%的女性认为自己适合的那种男士,其实在男性群体中只占5%,那这必然会让大部分女性无法找到心仪对象。

▲ 2022年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促使大学生进入婚姻的因素排列(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 2022年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大学生对不同婚姻行为的接纳程度(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Q: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有哪些变化?

A:男女之间的婚配其实是一种资源竞争,也是一种资源合作。

现在我们研究发现,当代人婚姻生活的主流模式还是“同质婚”为主流,包括教育、社会阶层、家庭背景、户口等方面的匹配。

但是随着物质消费主义兴起,社会思想开放,同质婚已经很难满足年轻人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年轻人越来越追求“异质婚”,也就是“高质婚”、“跨越婚”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所谓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不一定是客观上不合适,有可能是不满足心里的期待,期待和现实的错位,当然导致结婚率下降。

▲ 日本面向小学生开展的“婚育节目”,希望能让小学生提前感受结婚的幸福,将来更愿意结婚

Q:这一代年轻人相对更强调自我,这对他们的婚恋选择有哪些影响?

A:我最近在研究“啃老”和不婚主义、不婚文化之间的联系。

初职、初婚和初育作为生命周期三个最重要关键节点,是青年独立和自觉意识的启蒙窗口。不工作、不结婚、不育儿多由显性或隐性啃老做支撑。

目前处于婚恋年纪的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私的支持和关爱,“断奶”的时间会推迟。

父母将自己所有的资本留给了唯一的孩子,所以年轻一代有更多任性的资本去对抗传统的社会要求,在家啃老拒绝工作肯定很难独立婚育,代际互惠伦理的颠覆让年轻人更可能做出很多“逆社会时钟”选择。

事实上,结婚,就是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分开,去独立经营一个小家庭。但因为还没有能力和供养自己的家庭“断奶”,就会影响到他独立择偶、创立自己小家庭的掌控力。

Q:很多年轻人在婚恋问题上,表现为低欲望、随缘和躺平,这是为什么?

A:其实不是因为低欲望所以不愿意结婚,而是因为对婚姻有高期待,但得不到满足,用低欲望作为托词。

“低欲望社会”,大家普遍认为,是因为年轻人感到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加上现代职场的竞争压力,他们不想再背负风险,成家负责。但是之前有研究显示,加班不会导致初婚年龄推迟,工作繁忙的确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但不能推导出低欲望、低生育欲望。

类似不恰当的归因还有,婚育意愿低,是因为房价太高,导致男女婚配难。事实上,中国商品房价格最低的东北地区,生育水平一直全国垫底,离婚率也比其他区域高,且人口流失严重。

现在所谓的低欲望社会其实是“伪低欲望社会”。

年轻人“996”,它反映的就不是低欲望,现在的年轻人愿意为更高的物质生活放弃一时享受,在婚恋领域当然也不会降低要求。面对职场或者婚恋的不如意,就会用低欲望掩饰,实际是自己的高期望没有得到满足。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一条;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