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1.5亿、4万方!惠州新地标【520喜庆文化创意园】

结婚产业观察·2025-04-01 09:35
553
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近4万㎡,老汽车站改造,惠州首个集婚纱摄影、婚礼策划、酒店住宿等全产业链的婚庆主题园区。





当"520喜庆文化创意园"的霓虹招牌亮起,这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正以婚庆主题开启新的生命周期。

01 历史变迁:从交通枢纽到爱情圣地

站在远处眺望老车站,可以看到主楼已褪去斑驳外衣,变成一座教堂形式的建筑。这座1950年建成的客运站,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在2018年搬迁后曾面临多种规划:东征革命广场、医院新院区……

微信图片_20250328112103.jpg

未改造前的车站大楼

直到2023年1月,"喜庆文化创意园"方案正式备案。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近4万㎡,将打造惠州首个集婚纱摄影、婚礼策划、酒店住宿等全产业链的婚庆主题园区。

图片

1.5亿元的投资背后,是城市管理者对空间价值的重新思考——当交通功能退出历史舞台,如何让老建筑继续讲述城市故事?

数据显示,车站搬迁后,龙丰片区商业活跃度下降37%,而文创园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将直接创造800个就业岗位。

有网友表示:这种从交通枢纽到爱情圣地的转变,是惠州城市更新的浪漫叙事。

02 施工进展:立体停车+白色教堂初现

走进工地,最直观的变化是停车设施。原本的社会停车场区域已建成立体停车库,原本停车场位置也配备了新能源电车充电桩。

老城区停车难是顽疾,文创园里建立体停车库即解决了内部停车问题,也能对外给社会车辆提供停车位,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DJI_20250326112322_0101_D.jpg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原本老车站整体建筑,被改造成白色教堂风格,楼顶还有工人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据此前的消息,惠城区婚姻登记处也将在项目建成后入驻,届时这里将成为见证新人们幸福甜蜜的地方。

在项目指挥部的规划模型前,设计师展示着室内空间的巧妙构思。原售票处将变身婚姻登记处,候车大厅改造为婚礼礼堂,连站前广场都设计成可伸缩的星空舞台。

这种"修旧如旧"的理念,让建筑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承载起新的情感功能。正如篁岭古村通过"晒秋"民俗活化所证明的,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让传统与现代对话。

随着婚俗改革的推进,项目还将引入"婚姻课堂"、非遗婚俗展等文化元素。市民张先生带着未婚妻参观工地时说:"我们打算在这里办一场既有仪式感又不铺张的婚礼。"

这种新消费趋势,正推动着婚庆产业向文化体验转型。数据显示,2024年惠州婚庆市场规模突破28亿元,文化创意元素的注入,有望将客单价提升40%。

DJI_20250326112400_0104_D.jpg

03 再续辉煌!关于老车站改造的思考

2018年老车站搬迁时,属于这块风水宝地作为交通枢纽的时代落下帷幕。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周边几条街的商铺陆续结束营业,昔日繁华的地段现在只剩下来来往往的车辆。

图片

夜幕降临,施工围挡上的灯光秀开始循环播放"从出行起点到幸福原点"的标语。

网友"惠城老猫"在本地论坛留言:"老车站就像一本翻旧的相册,现在要在里面夹朵玫瑰。"这种期待,恰是城市记忆与现代生活的共鸣。当520主题的摩天轮在原址缓缓转动,或许每个惠州人都会明白:有些建筑的生命,不在于保存,而在于重生。

"这里以前是惠州人出行的起点,现在将成为新生活的起点。"附近居民阿姨的话,道出了无数人的期待。

当第一对新人在改造后的候车厅领取结婚证,当婚纱摄影团队在法式长廊取景,老汽车站的混凝土梁柱间,正生长出柔软的情感根系。

DJI_20250326112354_0103_D.jpg

这种转变并非孤例。

在广州东山口,百年历史的新河浦街区通过"一方东山"文创园改造,将清水红砖墙与潮流品牌结合,日均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同样,银川西夏区将解放公园旧屋改造为婚俗文化基地,三个月内接待新人超过2000对。

京杭大运河畔的"520玫瑰车站",将工业遗存转化为爱情地标;亦如成渝江畔的"御江盛宴",让婚庆产业与自然风光共生。

站在飞鹅岭公园俯瞰,老汽车站的建筑群在暮色中勾勒出柔和的轮廓。曾经的交通枢纽,正在变成情感枢纽。当城市更新不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让老地方孕育新故事,我们终于懂得:最好的历史保护,是让建筑继续参与城市的呼吸。

这些案例印证着城市更新的黄金法则:当旧空间注入情感价值,就能焕发新生机。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西子湖畔、今日头条-小风;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