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波动与阵痛尚未停歇。自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发酵以来,其影响如涟漪般向各全球零售、供应链扩散。逆全球化风波以及持续的不确定性,也令美国当地婚纱行业的压力与日剧增。
近期,随着关税窗口期的临近,强烈依赖亚洲供应链的美国婚庆行业
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依旧在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六位美国婚纱行业代表将与美国政府官员展开会面,呼吁将婚纱重新归类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以期缓解因关税上调而激增的成本压力。
四月,随着美国关税政策正式落地,美国婚纱行业曾迅速启动关税豁免请愿行动,截至目前,该倡议已汇聚超 2500 个签名请愿者。
Justin Alexander 首席执行官兼创意总监 Justin Warshaw 指出,受关税影响,婚纱制造成本预计将攀升约 20%。这一成本的显著增加,无疑给本就竞争激烈的婚纱市场带来沉重压力。
同月,三家头部婚纱制造商联名致信强调,美国婚纱行业在亚洲构建的供应链历经数十年发展,难以在美国本土复制,否则将引发 "严重的成本飙升和供应链中断"。
美国婚纱行业在亚洲构建的供应链历经数十年发展,难以在美国本土复制,否则将引发"严重的成本飙升和供应链中断"。
如今,六位婚纱行业代表已亲赴华盛顿特区,与相关部门展开当面协商。与此同时,美国民间反响强烈 —— “准新娘们”正通过 TikTok 等社交媒体,表达关税上调对婚纱价格的潜在影响。据统计,NBC News 发布的相关 TikTok 视频播放量已突破 31.64 万次。
美国婚庆生态体系庞大,覆盖超 1.5 万家独立婚纱零售商及 30 万名供应链从业人员。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年均举办约 200 万场婚礼,单件婚纱均价介于 1600 至 2000 美元之间。这一市场规模使美国本土婚纱制造商与零售企业相比较其他领域,面临更加剧烈的经营压力。
而亚洲,长期以来是美国婚纱生产的核心基地,其凭借大量工厂、较低人工成本,以及刺绣、花边等工艺技术与专业设备服务,占据品牌和零售商们的全球供应链合作高地。
亚洲,长期以来是美国婚纱生产的核心基地,其凭借大量工厂、较低人工成本,以及刺绣、花边等工艺技术与专业设备服务,占据品牌和零售商们的全球供应链合作高地。
目前近 90% 的婚纱及正装在亚洲制造,其中,中国为主要产地,其余分布于越南、菲律宾、印度和缅甸等地。
除此之外,美国婚庆行业还面临正更多复杂挑战。当前不断受挫的增长动能,核心诱因包括出生率、结婚率及移民数量的持续性下滑。数据显示,新娘与新郎的平均结婚年龄已分别达 28 岁和 30 岁,不少新人婚前已长期共同居住,更有群体倾向于选择同居而非婚姻形式 —— 此类社会观念的转变,正将该行业面临的困境无限延长。
Justin Warshaw 指出,其公司旗下所有产品均在亚洲生产。由于部分关税将于7月中旬暂停,而品牌方目前难以明确价格策略 —— 暂停期是否会延长仍是未知数。
他提到,此次华盛顿之行的目的是 “更深入地明晰影响行业的关税政策走向”。
“考虑到短期内无法将生产转移至美国本土,关税政策的持续不确定性,正对我们的定制化运营模式及较长的交货周期形成显著挑战。”
六位行业代表与政府官员会面的核心议题,是推动将婚纱重新归类为 "一次性使用" 物品。
Justin Warshaw 表示,美国国家正装服饰协会(NAFAA)认为婚纱、舞会礼服、成人礼礼服等服饰具有显著特殊性 —— 消费者通常仅穿着一次,使用场景更接近舞台服饰或一次性用品的属性。
行业分析机构 Converge 高度评价 NAFAA 的策略,指出其 "目标定位精准、具备实践可操作性,且关注度持续提升"。该策略的核心是推动正装重新归类为 "一次性服饰" 或 "特定场合着装",以规避高额关税壁垒。
此前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冲击美国的各行各业,而婚庆行业也不能幸免。面对高额进口关税,美国婚庆行业从业者忧心忡忡,他们纷纷表示,加征关税正在让从业者和消费者承受越来越高的代价。
哈娜·阿布德在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拥有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婚纱店,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征关税让她这样的小企业主感到担忧,她和顾客们都面临越来越大的价格压力。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加征关税不仅会让婚纱价格上涨,鲜花、装饰品、酒类等一系列婚礼用品都将涨价,去年美国婚礼的平均开销已达到三万三千美元,加征关税将让美国人的婚礼更加昂贵。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WWD 国际时尚特讯;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