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春年”带火国庆婚庆经济!

结婚产业观察·2025-10-10 09:12
983
“双春年”推动需求释放,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行业迎来久违旺季,国庆期间的档期几乎全部爆满。

婚庆行业历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而今年的中秋、国庆恰好连在一起,拼成了一个超长的“黄金周”,由此也引来了不少新人扎堆办婚礼。

记者走访多家婚庆公司、化妆工作室与酒店宴会部门发现,从婚礼策划师、化妆师到酒店宴会厅,国庆期间的档期几乎全部爆满,部分热门酒店甚至明年“五一”和“十一”的场地也早已被预订一空。

01




“双春年”推动需求释放

年轻人重新定义婚礼

“十一的档期,我们提前很久就排满了!今年情况比去年好了不少。”美薇亭婚礼公司的工作人员沐沐(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整个9月她都在为这个假期忙碌。从业七年的她,在经历了去年的行业低潮之后,今年终于迎来了业务的明显回暖。

“行情不好,是不是该转行?”这曾是化妆师洋子去年时常浮现的念头。然而今年,她的档期表已焕然一新。洋子告诉记者,她所在工作室的六位化妆师,国庆假期都已排定了三天的档期,而她自己的整个长假档期更是早已订满。

“今年的活儿确实多了不少。”洋子感慨道,她和同事们明年的档期甚至已有人提前预约,“好日子不早点订,根本订不到。”

值得一提的是,酒店宴会厅在国庆期间更是炙手可热。北京一家在社交平台颇具人气的酒店工作人员透露,国庆期间所有宴会厅均已订满,顾客大多是提前半年就完成预订,更令人惊讶的是,明年“五一”假期的宴会厅也已被抢订一空。

“不止是我们家,像瑰丽、丽思卡尔顿等酒店我们也去了解过,基本上都满了。现在北京好一点的宴会厅,10月份的周末基本都没档期了。”该工作人员表示。

更忙碌的是婚礼公司,沐沐在8天长假中的婚礼档期也几乎全满。她透露,身边业务较好的同行接单量也大致如此。

在采访中,多位婚庆从业者均向记者表示,今年生意好转与去年民间关于“寡妇年”不宜结婚、今年“双春年”宜嫁娶的传统说法有关。沐沐表示,不少原定去年结婚的新人将婚期推迟至今年,而原本计划今年结婚的新人也更愿意选择这个“好年份”。

中国婚庆产业联盟的张先生对记者分析指出:“从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53.9万对,相比2024年同期增加了10.9万对。这一反弹主要源于政策调整与民俗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他看来,2025年为农历“双春年”,传统民俗认为“双春宜婚”,部分人群因忌讳2024年“寡年”而推迟婚期,形成跨年度登记的叠加效应。同时,今年5月10日起施行的新《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户口本等传统材料要求,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打破了户籍限制,释放了部分潜在结婚需求。

不过,张先生也提醒,这波结婚对数的回升很可能是短期现象。“适龄结婚人数减少、初婚年龄推迟、婚恋观念转变等结构性因素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尽管市场整体回暖,但婚庆行业的竞争压力并未减轻。沐沐坦言,虽然国庆期间婚礼场次不少,但整体流水相较于几年前却有所下降。

“年轻人对婚礼的预算更理性了,不再一味追求大型豪华布置,反而更看重松弛感与轻松愉悦的氛围。”沐沐感受到,随着行业发展和年轻一代婚恋消费观的变化,婚礼公司必须提供更具创意的服务,同时调整收费标准。

这一变化在婚礼形式上尤为明显。如今的新人不再钟情于“大而全”的传统婚宴场景,10桌以下的“小而美”婚礼成为主流。草坪、露台、别墅等迷你宴会场地备受年轻人青睐。

此外,随着定制化婚礼市场的入局者越来越多,加上年轻人的婚礼预算普遍降低,婚庆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内卷”现象日趋严重。巨大的市场压力之下,婚礼公司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对于他们而言,一份优秀的定制方案,较量早已超越了价格,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品质、质感、流程与服务细节的全方位把控上。

而在沐沐看来,应对这一切挑战的真正分水岭,恰恰在于“创意”的深度与温度。 她坚信:“创意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好看’的创意,而是‘有故事’的创意。”

世纪晚霞设计 受访者供图

她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我们为一对在北京后海初遇的新人设计婚礼,新娘回忆起那天罕见的世纪晚霞时,眼里有光。那种瞬间把我们拉回过去的感染力,成了整场婚礼的设计原点。于是,我们将主舞台设计成一个半沉入水中的巨大相框,并用一块巨大的柔软布幔蒙住,只在中央掀开一角。这寓意着,在婚礼这天,他们共同掀开了时光的帷幕,重回故事开始的地方。”

当被问及这个方案最打动人的地方时,沐沐说:“是看到设计图的那一刻。为了完美呈现从日落到傍晚微妙的色彩变化,设计师输出了四版截然不同的光影效果图。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我们做的不仅仅是场景布置,而是在尝试一件很酷的事,帮新人把那段‘尘封已久的光’重新带到眼前,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分享。这,就是定制婚礼的灵魂所在。”

在多年的工作中,沐沐越来越确信,好的婚礼创意不是凭空造景,而是从新人的故事里“长”出来的。“可能是一段共同的经历,一个坚持多年的爱好,甚至是一句两人都认同的话。我们的价值,就是把这些看不见的‘灵魂’,变成婚礼上看得见的感动。”

02




国庆假期连赶场婚礼

婚庆人全力投入的“婚礼周”

晚上十点半,当最后一位宾客在欢快的乐曲中尽兴而归时,柏男关掉麦克风,喉间传来的干涩与沙哑感立刻变得清晰起来。

这是柏男在这个假期里的第五场婚礼,而他的“战役”还远未结束——档期表上还有四场仪式在等待。

“别人在团圆,我们在台上;别人在度假,我们在赶场。”对于像柏男一样的“婚庆人”而言,像国庆这样的长假早已与回乡团聚无关,而是一个需要用专业、体力和情感全力投入的“婚礼周”。

作为一位在嘉兴地区颇受欢迎的婚礼主持人,柏男早已习惯了这种“假期逆行”的节奏。从9月底开始,为了即将到来的“婚礼周”,蒲地蓝消炎片和咽喉喷雾就成了他随身必备的物品。

为嗓子准备的药品 图源:受访者

这个假期,柏男的档期表上排着9场婚礼,其中好几天都需要一天连赶两场。“比最忙的那一年还是要好一点,”接受采访时,他的声音有些疲惫,“那年是8天16场,全满的状态。”

婚礼主持远不止台上一两个小时的短暂呈现。早在8月,柏男就开始陆续约见国庆中秋假期结婚的新人。每对新人至少需要一到一个半小时的深度沟通,了解他们的爱情故事,讨论婚礼的流程细节,还要为江浙沪地区特有的热闹“下半场”精心策划。从抽奖奖品到玩偶礼物,从互动游戏到红包准备,每个环节都需要反复确认。

从业七年来,柏男的每一个国庆和五一假期都在工作中度过。“我们常开玩笑说,别人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

工作中的柏男 图源:受访者

与柏男一样,在嘉兴另一家酒店的宴会厅内,婚庆执行阿豪目送最后一批宾客散去,紧绷的神经终得片刻松弛。这场“战役”的序幕早在一天前就已拉开,前夜凌晨物资装运;当日清晨六点准时抵达现场;紧接着是连续不间断的协调、搭建与流程把控。

“别人放假,我们‘打仗’。”对这样的节奏,阿豪再熟悉不过。自2013年入行,从杭州、绍兴一路走来,如今在嘉兴扎根三年,每一个五一、国庆,都是他最忙,也最想家的时候。

“有时候就会想爸妈在吃啥,爸妈在干啥。”阿豪是江西人,这是他在嘉兴的第三年,也是他从事婚庆行业的第十二年。

对阿豪而言,乡愁指向具体的人。“菜倒没什么特别想的,就是想人。”他顿了顿:“要是我国庆能回去,最想的应该是带他们出去转转,哪怕就是到附近走走。”

然而,密集的档期让他连通个电话都显得奢侈。家人的微信问候,他常常要等到深夜场布景拆完、所有设备归位后,才能在回家的车上抽时间回复。

布置婚礼现场 图源:受访者

柏男是山东青岛人,作为婚礼主持人,他的假期与很多人相反。“周末其实也都是大家休息我们忙,一年中只有过年和夏天淡季时才能回家看看父母。”

作为一名还有酒店行业本职工作的“斜杠青年”,柏男坦言自己“完全全年无休”:“对家人是有亏欠的感觉,但是又不能停下来。”

家人也已经习惯了他的缺席。视频接通时,那头总会传来心疼的感叹:“这么辛苦……”最让他感到亏欠的,是孩子。“别的小朋友放假都有爸爸陪着出去玩,我家孩子只能由其他家人带着去。”

尽管无法与家人团圆,阿豪和柏男却不约而同地在忙碌中找到了职业的价值。

阿豪形容婚礼执行就像“打仗”,不但要保证质量,还要控制时间,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国庆中秋假期还未过半时,他的嗓子就哑了,“说话说多了”。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觉得这是一份“幸福感很高”的工作。

“有时候在下面看新人拍婚纱照、听他们发言,自己也会笑,也会感动。”他说,“就像在‘嗑CP’一样,看到别人幸福,自己也会被感染。”

阿豪坦言,这份工作让他更懂得珍惜,“看到别人在舞台上承诺一生,我也会想到和妻子的感情,想到父母的不容易。”

布置婚礼现场 图源:受访者

对柏男而言,职业的幸福指数,最终会落在每一场婚礼圆满落幕后的真诚反馈上。“那种感觉是,每天都在见证一个家庭的高光时刻,也每天都在收获毫不吝啬的赞美。”形容,这是其他职业难以提供的情绪价值。

柏男告诉记者,自己收到过最及时的反馈,是中午婚礼结束后,在高速公路上收到新人的信息,感谢他为他们打造了一场“最特别、最好玩、最欢乐”的婚礼。“那一刻,所有的疲惫,还有那点思乡都消失了,只会觉得,我太牛了。”

收到新人的反馈 图源:受访者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婚庆人”们缺席了自家的团圆,却见证了诸多新人的幸福时刻。“这是个传递幸福的行业,忙点也值得。”阿豪说。

化妆师Kiki正在为新娘做妆造 受访者供图

南人Kiki今年29岁,是一名专业的婚礼化妆师。在凌晨的星光中奔赴现场,在婚礼的喧嚣中,为新娘增添一分美丽,为新郎增添一分心动,是Kiki的追求。凌晨两点起床、日均睡眠不足三小时、连续多日连轴转,她的假期,是无数新人幸福婚礼的“幕后保障”。

“凌晨两点起床,三点前赶到新娘家,忙到晚上试妆结束,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这是婚礼化妆师Kiki在国庆婚礼高峰期的日常。

今年29岁的Kiki从事新娘跟妆行业已有7年。这7年里,几乎每个五一、十一假期,她都在忙碌中度过。“除了今年中秋节当天没有接到婚礼订单能休息一天,整个假期其他时间都排满了。” Kiki说,婚礼订单的火爆程度远超想象,特别是赶上“好日子”,早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就被预订一空。“10月1日的订单,一年前就定下来了。”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是Kiki和同行们的常态。为了配合婚礼流程,她常常要凌晨两点就起床准备,打包用品赶往新娘家。“要是遇到早场婚礼,凌晨两点就得开工。”Kiki说。而到了下午,若有顾客需要来店里试妆,她还得马不停蹄地赶回工作室,“忙起来一天吃一顿是常事,有时候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

最让Kiki难忘的,是为一位军嫂新娘跟妆的经历。“那位新娘和新郎异地了11年,婚礼上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沟通、解决。”Kiki回忆,“看着她穿着婚纱,眼里含着泪走向新郎,我特别能体会她的不容易,也更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在跟妆过程中,Kiki不仅是新娘的跟妆师,也是新娘的“娘家人”,会在跟妆过程中帮助新娘纾解情绪、传递感情,“新娘当天开心、漂亮,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7年的从业生涯里,Kiki早已习惯了“别人休息我忙碌”的节奏。Kiki笑着说,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新人因为自己的妆容而露出幸福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为了跟上行业发展和顾客需求,Kiki从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为了满足不同新娘的审美,她每年都会自费进修。Kiki说,她去过郑州、上海等地学习,“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为新娘打造更适合她们的妆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娘们选择化妆师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多是朋友推荐,近两三年,越来越多的新娘通过小红书找化妆师。”为了吸引客源,Kiki会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工作案例,展示不同风格的妆容和造型。“每个人的五官和气质都不一样,不能盲目跟风流行,要根据新娘的特点推荐适合的妆容。”Kiki说,前期她会通过微信或小红书与新娘沟通,了解她们的喜好,见面后再结合新娘的五官、气质和婚纱风格,定制专属妆造方案。

在婚礼当天,Kiki不仅是化妆师,还会主动承担起“时间管家”的角色,“要是晚到酒店,人多了就没法提前拍照,会给新娘留下遗憾。”此外,她的化妆箱里还常备针线包,以备婚纱出现小问题时能及时修补,“婚礼是新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日子,我不能让自己这一环节出任何差错。”

Kiki说,虽然工作辛苦,但她从未想过放弃,“这个行业是幸福的行业,每天能见到不同的新人,见证他们的爱情,没有坐办公室的乏味,每天都有新鲜感。只要能为新人打造完美的婚礼,让她们在最重要的日子里美美地,再辛苦也值得。”

03




金价持续走高

水贝市场迎婚庆消费旺季

作为国内黄金珠宝产业的重要集散地,深圳水贝黄金珠宝市场在假期迎来一轮婚庆消费热潮。

国庆中秋假期,记者在水贝市场看到,黄金市场消费火热,多个商圈客流量络绎不绝。其中,涉及婚庆产品的店铺生意最是红火。

广东深圳水贝黄金商户吴倩:国庆期间,人流量至少翻两倍。我们这里围得水泄不通,基本上没有停过。

这个假期,水贝市场内的龙凤镯、喜字链、对戒等传统婚庆金饰依旧是销售主流,而随着金价持续攀升,5D工艺黄金凭借其轻量化、立体感的特色和时尚设计,正成为婚庆市场的新宠,尤其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广东深圳水贝某黄金展厅客服经理邓柳美:我们商场在国庆期间,人流量达到日均3万人次,同比增长10%左右,环比上个月基本上翻2到3倍。

记者假期走访还发现,在高金价的背景下,多个品牌门店婚庆类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记者在深圳多家品牌门店看到,专柜前都围满了选品的顾客。为新婚筹备“三金”“五金”的顾客群体是消费主力军,其中,婚庆类“一口价”的黄金饰品最为走俏。陈女士告诉记者,作为“刚性支出”,“一口价”黄金饰品款式新颖,也符合她的预算。

消费者陈女士:一口价婚庆产品里面有戒指、耳环、项链、手链,不用自己重新搭配。

广东深圳某黄金珠宝品牌门店店长张妮蔓:国庆期间,新品搭配好的婚庆4件套(一口价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受结婚的人喜爱,价格是一万多元,性价比较高。

记者了解到,假期期间,国内部分黄金珠宝品牌的金饰价格延续上涨态势。其中,周生生、周大福、六福珠宝、老凤祥等品牌的足金首饰价格均突破了1100元/克。多家品牌的“一口价”黄金饰品也进行了调价。

广东深圳某黄金珠宝品牌门店销售人员刘秋兰:国庆期间,我们针对一口价的产品,价格上调5%左右。

假期期间,为吸引消费者,各品牌门店也都推出了针对婚庆需求的促销活动,比如满克减现、赠送定制礼盒等。

04




总体订单减少

婚庆市场新变化

每年的中秋国庆假期都是婚礼举行的高峰期。今年的婚庆市场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特点:婚礼数量总体减少,好日子扎堆举办婚礼,婚礼堂生意不错,形式更加轻松多元。 

婚礼现场。受访者供图

明明从事婚礼司仪已经超过10年,业内也小有名气,作为婚礼主持团队的主理人之一,他和团队对每年的节假日婚庆市场比较有发言权。

“说实话,这两年来,宁波的婚庆市场总体上处于下降的趋势。”明明坦言,以前在国庆长假期间,他能接到10多场婚礼主持的订单。但是今年的假期,他还有几天是有空当的。

他告诉记者,今年国庆假期扎堆举行婚礼的现象特别严重,基本都集中在10月2日和3日这两天。婚礼高度集中就会造成这几天场地和婚礼布置等都会很紧张。“其实,对婚礼司仪和团队来说,是不利的。”明明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因为集中在一两天里举办婚礼,导致婚礼场所紧张,现场工作人员不足,没有经验的婚礼司仪、场布等匆忙上场,婚礼总体感觉会有所下降。”明明认为,婚礼仪式作为人生重要时刻之一,还是要保证品质和现场感受。“不然,如果因为赶在所谓的‘黄道吉日’,没有提前的沟通和准备,最后导致婚礼现场效果不佳,可能会留下遗憾。”

但是,相比起来自同行的竞争和时间的冲突,总体结婚人数的下降,对婚礼司仪行业影响更大。

明明说:“从我个人和团队的数据来看,今年国庆档期的订单量相比去年减少了2成左右。”不少婚庆从业者都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是结婚人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某些特定节假日,又会有集中爆单问题。

婚礼司仪墨轩表示,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还会存在。总体婚礼数量的减少和某些特定日期婚礼集中举办的矛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作为婚礼司仪,很多时候也很无奈。他们能做的,除了呼吁广大新人尽量提早确定日期,留下充分的准备时间外,只有更加丰富自己的技能,在这个赛道上更加“卷起来”。

除了整体市场订单下降的情况,今年新人的婚礼形式和场地都有变化。

目前,目的地婚礼、旅拍婚礼、户外婚礼等已经成为很多“95后”新人的选择。记者了解到,总体上婚礼规模呈现小型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明明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婚礼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所谓的“仪式感”,而是更像一个大party,主打一个轻松自在。所以才会出现各种新人和来宾的才艺表演,活生生把婚礼现场搞成了一个“表演秀”,这个趋势从去年开始就比较明显了。现在不少婚礼更侧重于“After Party”的形式。所谓的“After Party”是指在婚礼正式活动结束后举办的非正式聚会或庆祝活动。场地通常比较随意,氛围更轻松,目的在于让大家继续交流、放松或延续庆祝的气氛。有时会在原活动的同一场地或附近的酒吧、俱乐部等地方进行。

这种互动,有的就在婚礼现场举行,主打一个情绪传导,也有的专门另辟场地,参与的都是和新人关系密切的同学、朋友等,长辈一般很少参与。“随着大家理念的变化,婚礼的形式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分化’,以前的庄重、喜庆,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随意、轻松。”明明也认为,今后婚礼的形式可能还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可开合顶棚和户外小平台别具特色。记者 毛雷君 摄

一站式的婚礼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新人接受,宁波目前已有罗曼丽舍、华礼宴享、颂禧宴会、爱上LOVE等主题婚礼堂。记者在邱隘菜市场,还发现了理想禧宴婚礼堂的门店。据门店负责人梁先生介绍,他们开业一年半以来,生意不错。

“门店就在菜市场里,从菜品的采购上就有优势,除了婚宴,我们还举行寿宴、升学宴等,充分利用了不同场景和空间。”梁先生特意向记者展示了他们二楼的全天窗设计。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这个大厅的顶棚可以完全开放,配合上灯光,能在夜晚营造出梦幻般的场景,这样的设计在宁波也是独一无二的。

“一站式婚礼堂既有明确的主题设置,又可以在细节上体现新人的个性,费用也相对较低。”梁店长还向记者展示了二楼的室外平台,这里可以开展烧烤、酒会、小型户外展览等,完美契合了“After Party”的需求,目前今年周末时段都已经预定出去了。

目前婚庆市场的发展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是业内人士也在积极探索应对办法,对未来还是充满了期望。

宁波市婚庆协会执行会长葛炜波向记者表示,婚庆市场反映社会总体需求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就在9月底,宁波市婚庆行业协会举行研讨会,共话行业未来,为行业整体发展出谋划策。葛炜波认为,围绕“建圈、创圈、破圈”三大方向,为行业发展注入信心与动力。

葛炜波指出,当前正处于结婚人口总体下降的特殊时期,婚庆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挑战中也孕育着机遇,关键在于能否主动求变、协同共进。

葛炜波强调,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婚庆企业从单一竞争走向融合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行业生态圈。通过“融合竞争”,让行业“卷出境界,活得更好”。

他提出,要依托文化艺术、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动能,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打造符合Z世代消费理念与情感需求的新体验,让婚庆不止于仪式,更成为文化与情感的载体。

葛炜波呼吁,婚庆行业应打破传统边界,积极与房产、汽车、珠宝、家纺、家居、服装等泛婚嫁产业深度联动,实现拓客渠道多元化与业绩增长的无限可能。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华夏时报、环球网、中国宁波网、舜网、东方财富网;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