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婚礼作为农村一直以来的大型仪式,备受关注,婚礼仪式中的随礼自然也成为一个展示的舞台,成为如今农村身份识别的途径之一。
一般来说,在农村中,来参加婚宴的家庭必须要带上自己的“心意”,给予办酒席的人家,这种心意可能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也可能是少量的现金,之后办酒席的主人挨个记到送礼簿上,一个是判定有哪些人来了,哪些人未到场。
另一个就是了解清楚每个人给自己随了多少钱,等到下次对方举办酒席时,以这次送礼簿上的数额为基础还给对方。最后,办酒席的人会拥有其他人送来的礼金和各种礼品,村民也会将这一部分钱利用到自己的生产生活当中。
一、经济功能
1.支持功能
结婚时的酒席作为所有红白喜事中最为重要和大型的仪式,对于举办酒席的村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对于随礼者来说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不管是在人情消费变迁之前还是之后,这样的重要仪式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无论村民们经济条件有多么窘迫,该请的都会请,包括举办酒席宴请众人,该随礼的时候也会自觉随礼。
对于办酒席的村民来说,其他村民和亲戚、朋友随的礼会成为一种经济上的帮助,是一种资金支持和物质资源支持,相当于变相承担了酒席的花销和费用,帮助办酒席者减轻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缓解办酒者酒席花费所产生的经济负担。
2、融资功能
结婚这种大仪式上随的礼一般都是比较多的,随礼的方式也越来越趋向货币化,而且来随礼的人众多,基本包括部分村民和所有的亲朋好友,涵盖了自身所有的社会关系,最终办酒席者能够获得巨额礼金,由此可见,这种大仪式往往能够依托人情网的运作,迅速聚集资本。
婚礼人情消费作为一种个人的融资手段,以理性投资的不定期人情债来帮助自己,这种资金向办酒席者的流动和聚集,体现出人情消费的融资功能。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婚礼人情随礼的大幅度提高,婚礼人情消费的融资功能体现的更为明显。
3、储蓄功能
所谓的储蓄功能是指通过随礼送出的“人情”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种储蓄,这种储蓄实际上是“延期储蓄”,以后自己家办事儿的时候就可以“取”出来用了,别人也会“还”给你。
经济学意义上的储蓄一般是指资金闲置一方将资金转移给资金短缺一方,由资金短缺一方提供本金和利息的过程。在婚礼上的人情消费中,随出去的礼金按照人情随礼等值或升值回礼的原则,一般是能够得到更多的回礼礼金的。
詹姆斯·C·斯科特也曾指出,亲友们的帮助就像在银行存款一样,以便有朝一日需要帮助时能得到兑付。农民在婚礼上的人情消费实际上就像是在银行存款一样,等到之后自己举办酒席或需要帮助时,这些“存款”就能够提出来,回到自己手中或是得到别人的回报性帮助,这是农村普遍被认定的事实。
经济支持功能和融资功能是从组织酒席者的角度来说,有减轻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以及缓解困境的功能,而储蓄功能则是从参与酒席者的角度来说,能够使参与者的“礼”转化为延期储蓄,得到等值或升值的回礼。
二、情感功能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农村就是一个小社会,人不可能脱离于社会而独自存在,社会中的人总要与其他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也要与其他人分享情感、表达情感,与他人共享情感也是人们的生活需求。
1.满足村民的情感需求
表达感情是传统人情最直接的功能,是受传统情感道德因素支配的。人们通过人情消费这一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结婚是农村中最大的喜事,亲戚、邻居、村民都会向主人家祝福和恭喜,向主人家表达自己的高兴,并且通过金钱这种随礼方式传达自己的心意,显示出随礼者与酒席组织者的共同庆祝。
婚礼人情消费这一行为满足了村民的情感需求,丰富了村民的情感生活,让人们得以通过在婚礼这个仪式上通过人情消费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沟通,宣泄感情,与此同时还能够获得他人感情的支持,希望自己有困难时对方也能施以援手。
不论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之后,婚礼人情消费一直具备着表达情感、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传统功能,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经济和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这种情感表达功能呈现出弱化的趋势,更多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了人情消费本身这件事情上。
各自焦点放在了每个人随礼的数目,自己的随礼与别人的差距,思考自己的随礼金额是否合适,让人满意等等,而不是聚焦于人情消费本身的意义。而且村民们不断简化随礼方式和内容,投入的情感也不如改革开放之前浓厚。
2.自己人的认同
“自己人”建构有两种基本方式:一为血缘,二为人情。婚礼人情消费通过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来不断建构“自己人的认同”。农村婚礼仪式中的人情消费作为一种机制把外人转化为自己人,同时也会进一步巩固原有的自己人的认同,使得随礼双方或多方都自己人化。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婚礼人情消费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对象数量不断增加,所以自己人认同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些人就包括亲戚、同村人以及朋友和客户等。
婚礼是为了对一个新人的接纳和欢迎而举行的仪式,对于村子里来说,也是多出了一位村民,所以婚礼仪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婚礼仪式中的人情消费就是相当于大家接纳了这位新人,也是相当于参与这个仪式的人群自动被划进一个圈内。作为举办酒席者,也会跟这些人关系更为密切,通过人情消费建立起来了“自己人的认同”。
三、社会功能
默顿认为潜功能指的是那些没有被预料到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他认为潜功能是功能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要全面地研究农村婚礼人情消费的功能,不仅要研究他人能够看到的和预料到的显功能,更重要的是研究那些没有被预料到和观察到的潜功能。
社会功能就属于这种不容易被预料到的和发现的潜功能,但是社会功能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发掘人情消费的社会功能是非常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1、建立和维系社会支持网络
农村社会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农村,结婚的婚宴仍然在整个人情消费中处于重要地位,所以农村中的婚宴仍然是一个大型的仪式。
而人们婚宴上的人情消费一直以来都是村民们维系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手段,也是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婚礼人情消费的重视程度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通过人情消费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个人能够从他人或组织获得自己所需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社会物质资源和经济资源,建立并且维系好了社会支持网络,就等于拥有了从社会网络中获得社会资源的机会,所以村民们通过婚礼人情消费与办酒席者和参与酒席的人建立并且巩固彼此的社会交往关系,以获得资源。
而且在这个重大仪式上参与的人数众多,还随着主人交往圈的不断扩大而不断增多,这些人包括同村的村民、关系好的朋友、同学、同事以及上司或是客户等等,存在于不同的阶层,而这些人实质上就是大量潜在的资源或是能够带给你社会资源,拥有这些人脉就是拥有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网络。
人们通过人情消费获得“入场券”,参与到这个大喜事的仪式中来,在这个仪式上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交往,与原本不太熟悉的人加深印象,互相熟悉,与原本认识的人增进交流,加深感情,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圈,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
社会资源的获得更容易通过多人之间的传递,人情消费恰好能够提供这样一个获得资源的平台,于是村民可以通过婚礼人情消费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并且逐步建立和扩充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一直以来,农村中的传统思想都是更愿意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所需资源,而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就需要人情消费,婚礼仪式上的人情消费为村民们提供了建构和巩固社会关系网络的平台。
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越大,他极有可能认识很多有钱有势、有较高地位的人群,它可以从中获取的资源也会很多,那么他的社会地位也会越高,所以社会关系网络在农村的重要性极大,人们也会格外重视婚礼人情消费。
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认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它不同于社会本位社会和个人本位社会。尤其是在农村社会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域中,村民们许多事情的完成都要依靠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就算是没有某种关系,也要先去“拉关系”,那么人情消费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改革开放之后,婚礼人情消费的参与者目的更为明显,更加注重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怀着利益主义的心理进行婚礼人情消费,更加期望获得能让自己获利的各种资源。
2.配置特殊的社会资源
人们通过人情消费建立和保持社会关系网络,并且在这个关系网络中,会试图通过低成本的资源换取到金钱、地位、权利、信息等其他人难以获得的特殊资源。
有时候请求帮助者参与到资源配置者或是其子女的婚礼人情消费中,为了获得想要的资源进行高额的随礼,资源支配者获得越高的随礼就相当于欠了对方的人情越多,便越容易答应请求帮助者的需求,而当资源支配者答应请求帮助者的请托时,人情消费行为就起到了配置特殊社会资源的功能。
但是能够做到配置资源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是要通过人情消费建立起大型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越多,社会关系网络越复杂,能够得到的特殊社会资源也就更多。人情消费也是与国家正式分配相对的一种非正式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农村社会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特殊资源越来越多的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这些特殊资源恰恰又是许多人所缺少的,伴随着人们对稀缺、特殊社会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人情消费建立更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就更为迫切。
四、总结
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群体内部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村民与村民之间也都是相互熟知、了解,且这种身份具有先赋性的特点,村民们一出生就是这样的身份。
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流动性加大,个体的身份也开始发生变化,由先赋的一系列特征转变为后天通过个人的努力而形成的特点,个人可以通过自身后天不断的努力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原有的依靠出生、血缘、种姓等级和阶级判定个人身份的身份识别系统逐渐失去了功能。与此同时,农村内部也出现了阶层分化,村民之间的身份差距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农村的社会整合程度在改革开放以后大大降低,村民之间也不像原先那么相互熟知、了解彼此的情况,原有的社会身份识别系统失效,而婚礼作为农村一直以来的大型仪式,备受关注,婚礼仪式中的随礼自然也成为一个展示的舞台,成为如今农村身份识别的途径之一。
村民们随礼的金额是人们进行身份识别的标准,当村内的一部分村民通过自己后天的不断努力发家致富,提高了自身的经济基础,上升到村庄中的上层,然后在婚礼上随出高额随礼时,彰显了自己如今的身份和地位的同时,更是能够让其他村民认识到他如今的社会身份,从而更好地判断自己是否与之深度交往。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小生侃财经;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