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照套餐“坑太深”,婚庆行业缺乏标准消费者维权“心里苦”

结婚产业观察·2018-01-04 00:00
6614
婚纱摄影行业二次消费现象突出,消费者跳坑容易,脱坑维权困难重重。

婚纱摄影行业二次消费现象突出,消费者跳坑容易,脱坑维权困难重重。

双春兼闰月”的鸡年已进入尾声,“赶末班车”的新人正扎堆消费婚庆服务。去年12月,中国婚博会专业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新人在结婚项目(不包括婚房、装修)上的花费,是一名年轻人两年多工资的总和。高额的数字不免引发社会讨论,这些钱是怎么花的?

拍一套洋气大方的婚纱照,对每对新人都必不可少。统计显示,两年前,北京新人拍照的花费是五千多元,而如今花费激增到八千多元。有商家认为,这是以90后为代表的新人追求个性创意和服务品质的结果。

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多个影楼并咨询“过来人”发现,婚纱摄影行业中,二次消费现象十分突出。商家先降低套餐内服务水准,进而在婚纱、化妆、拍摄、修片和装裱等环节上设置加钱项目。当消费者“一步一个坑”地走完拍摄流程,发现最终价格已经翻倍,远远超出预算。另外,婚庆产业缺乏行业标准和信用机制,消费者维权困难,“好事”拍成“憾事”的惨痛案例也有不少。

定单不给客人留底

沈明、窦林、刘文是三位90后北京男孩,正值婚期。去年底他们在婚庆展会上和不同影楼销售员签订合同,沈明选择了五千元套餐,但拍完花了1.1万元。窦林买了1.2万元的套餐,却最终花费3万。他们在影楼经历了什么?

沈明告诉记者,他看上的影楼离家近又有名气,套餐基础价格是五千元。套餐内包含着:“世界级全画幅单反照相机拍摄140张照片、60张照片精修,拍摄当天首席团队一对一服务,以及5套新娘服装和5套新郎服装,制作18寸和12寸相册各一本”等内容。

这些内容在一张机打定单上得到明确约定,但店员后续推销时,又在定单上增添手写内容。比如让他满意的有“拍摄140张照片”,改为了“拍多少送多少”。也有让他疑惑的,比如“拍摄区的婚纱任选,租赁区除外”。沈明交完全款以后销售员告诉他,这张定单虽然一式两份,但不给客人留底,想要签正式合同,还得到店里。

婚纱分区引导消费

12月下旬,记者和沈明一起来到东五环内这家影楼拍摄。第一个环节挑婚纱,根据套餐内容,沈明女友可在拍摄区内任选5套免费服装,但这个区域明显都是“低档货”。服装不仅款式老旧,卫生情况也堪忧,白色的布料泛着黄斑,婚纱背面的针头线脑儿也没拆掉。店员称,这些服装洗了太多遍,已经没人看得上了。

拍摄区的所见所闻,让沈明和女友都感觉尴尬,他们只能跟着店员走到租赁区。记者看到,租赁区的衣服不仅陈列的规规矩矩,各种款式的梳理也让人一目了然。沈明说,他对女友穿什么样的婚纱没太多要求,“但不能让人家穿着脏衣服拍照”。

店员顺势介绍,租赁婚纱的费用分800元、1500元和2000元三个档次。沈明要拍摄5套服装,如果都从租赁区里选,就要补交四千至1万元的租赁费。见小两口犯难了,店员又介绍,如果他们买下店内一件六千元的婚纱,租赁区的衣服就可随意挑选,不会再收租金。

窦林在通州区某韩式影楼里遭遇同样情况。拍摄区的衣服质量差得让人恶心,店员还直接告诉他们,这些衣服不会每次穿完都拿去洗。“新娘这么漂亮,肯定到租赁区选啊。”最终,窦林花费了1.2万元买下一件婚纱,免去了其他衣服的租赁费用。店员还告诉他们,这件婚纱是韩国进口的大品牌,但婚纱到手后,窦林没找到任何标牌,网上也找不到店员说的那个牌子。

记者发现,沈明消费的这家影楼,拍摄区并没有试衣间,只有租赁区才有。这导致所有客人选完衣服后,都要到租赁区换衣服。新娘穿着不同档次的婚纱,却站在租赁区同一个平台上,美观程度高下立判。也有客人定力很强,坚决穿拍摄区的免费衣服,但店员态度急转直下,几乎不再与客人交流。

每张照片都想让你买下来

刘文的女友王倩告诉记者,她曾在化妆环节,被店里的化妆品伤了眼睛。“店里给我用了一种粘假睫毛的胶,有异味,把我眼睛酸得哗哗流泪,眼圈一红就没法拍了。”刘文心疼女友受罪,赶紧买了化妆师推荐的品牌货,又买了拍摄效果更好的定妆液和彩妆,在这个环节多花了一千元。沈明、窦林、刘文告诉记者,拍摄环节都比较顺利,但到了修片和装裱环节,二次的销售情况再度出现。

窦林遇到的问题是,套餐内约定精修60张图片,但摄影师却提供了200张图片,“他让你每张图都想要,但要一张就加100块钱”。窦林捉摸出影楼的销售策略,就是“用给实惠的方式诱导你继续掏钱”。如果窦林保留全部照片,要加1万块钱,但影楼称元旦特价,只要加六千元,就又能保留照片,又能升级相册质量。

前期加了这么多钱,为的就是最终效果好看。所以到修片环节,大家就更在意了。”修图师告诉刘文,有些图他可以进一步精修,但需要私下付费,并到大众点评网上给个好评。

沈明的婚期定在3月份,只有摄影师尽快出片,才来得及把婚礼现场和新家里的易拉宝和桌摆赶制出来。可影楼的一位总监强调,春节期间大家休息,并不能保证相片能及时拿到,除非加急处理。

“好事”变“憾事”案例多

记者在大众点评网上,搜索近10家影楼的评论结果看到,影楼评价均以正面内容为主,但一些负面差评的描述更让人印象深刻。很多客户为向其他网友说明情况,不惜晒出没打马赛克的露脸婚照来吐槽影楼。有客人提到,她在选图时多次强调,将手臂美化地纤细一些,没想到拿到成片发现,两只手臂粗细不同。还有客人提到,商家将美化的图和照片原图搞混了装订成相册,导致翻相册时,感觉照片上不是同一个人,必须重做。

涉及外拍环节的婚纱摄影,各种突发意外更加多样。比如原定在市内公园拍摄临时改为郊区;原定有专车送到外拍地点,后来发现和很多人一起拼车,只好自己开车过去等等。

记者联系到一位给差评的网友,他告诉记者,由于婚庆行业没有行业标准,对工作人员的从业能力也无从认定,出了问题只能单纯向消费者协会反映,但有些东西没法写在合同上,大家对审美的标准也有很大差距,消协也只能建议双方再沟通。

二次销售一时难改变?

一家婚庆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客人签订套餐,以为消费全部结束。但对商家来说,这次消费包含着广告成本、店铺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只有客户进行二次消费时,影楼和销售员才真正开始挣钱。”婚纱拍摄涉及的环节多,员工也多,每个环节都用这种方式挣钱,最终推高了总价。

该负责人称,婚纱摄影市场需求大利润高,影楼为了争取客源,不断在装饰装潢和场地面积上进行投入,加之新员工鱼龙混杂,商家恶意竞争现象多,利用消费者“一辈子就拍这一次”的消费心理宰客的现象十分普遍,已属于行业通病,短期内也不会消失。

他提醒消费者,挑选婚纱影楼尽量选择大品牌,在签订合同前,亲自到店内参观婚纱、影棚、化妆间,不要轻信商家提供的“样片”,而是去看修图师正在修的图片。尽可能的将婚纱信息、影棚数量、化妆内容、外拍突发情况应对等体现在合同里,给自己后续维权提供方便。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转载,来源:北京晚报,张骁文;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微信底图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