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男比女多3362万人

结婚产业观察·2022-01-18 00:00
12337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男多女少现象是导致近年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男多女少现象是导致近年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宁吉喆表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出生率降低、性别比失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相比2020年,减少了138万人,出生率也下降了0.98‰。

这意味着,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已经是“五连降”,人口警报已经拉响。

出生率的下滑将长期影响适婚年龄人数,进而导致结婚对数下滑。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80后、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90后比80后少约3100万,00后比90后少4100万。

当前结婚年龄主力25-29岁(90后)人口大幅下滑,对结婚对数产生负面影响。

未来十年的结婚主力持续减少,或影响结婚率持续下降。根据结婚率的计算公式,结婚率=某年结婚对数/某年的平均总人口数×1000‰,分子下滑影响结婚率下滑。

2015年末中央决定全面放开二孩,2016年出生人口升至1786万,但2017年下滑至1725万,持续下滑,2019年为1465万。1979-2019年人口出生率从17.8‰降至10.5‰。

在长期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及规模分别在2010、2013年见顶,结婚主力人口见顶。

出生率下滑是大趋势,未来结婚率仍旧很难乐观。

男女比例自计划生育后严重失衡,造成婚姻市场匹配困难,进而影响结婚对数。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男多女少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导致近年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中,全国男性比女性多了3490万人。雪上加霜的是多出的3000多万男性,恰恰集中于80后、90后、00后等群体。

数据显示,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其中性别比超过110的年龄段集中在0-29岁,对应的正好是正在成为婚姻、生育主力95后群体。

当代年轻人结婚意愿下降

社交平台“探探”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指导下发布的《探探Z世代恋爱、婚育观洞察》(以下简称“洞察”)显示:95后中,无论男女,大家普遍脱单意愿强烈,且男性脱单意愿高于女性,有70.7%男性受访者表示脱单越快越好,而女性受访者只有44.9%。

从“洞察”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社会地位的改变等都对恋爱与婚姻观念有着一定的影响。爱情的形式有了更多的结局,不一定要结婚,甚至,不一定要有爱情。

自2014年起,中国结婚登记新人对数逐年呈阶梯状下降。作为未来10年结婚的主力军,95后青年结婚意愿呈现下降趋势。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世界婚姻数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20~29岁处于婚姻状态的人群比率为69.2%,将比2013年下降8个百分点。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此前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围绕他们如何看待恋爱与婚姻,婚恋意愿的背后存在哪些担忧等进行了深入调查。

“课题组”分析发现,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43.92%,比男性多出19.29%。

女性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婚姻犹疑态度。而在对恋爱态度的调查中,并未发现这种性别差异。这说明在婚姻这件事上,女性的态度更加谨慎。

经济发达地区青年选择“不会结婚”的比例占14.4%,比小城市青年高出7.7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越发达,主动选择单身的人越多。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结婚率最低的省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市和浙江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低婚恋意愿的青年人群还可能继续增加。

现实压力,令95后对婚姻望而却步

95后青年渴求着“人类高质量恋情”,与此同时,也在被现实障碍所困。多重客观因素限制导致了部分青年结婚意愿低,被迫选择单身。

“课题组”的调研显示,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原因中,受访者选择“结婚的经济成本太高”的占46%。另外,选择“生育养育孩子成本太高”的占56.2%,位列影响结婚意愿的第二位。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婚庆行业市场及消费行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新人结婚平均花费17.4万元,结婚花费是夫妻双方平均月收入总和的8.8倍,比预算超出42%。这部分的花费仅仅是婚礼、婚摄等消费,并未算上婚房、婚车等配置。

“恋不起”“结不起”“养不起”已成为横亘在95后青年生活中的三座大山。

此外,95后注重自我的情感认知、心理体验、精神需求和价值实现,不仅个性鲜明,而且自我意识凸显,独立性更强。在个体主义价值观导向下,这些青年在婚恋中的独立意识更强,注重自我感受及自主选择。如果婚姻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或者影响到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就不愿意接受和选择婚姻。

婚庆市场未来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低婚恋意愿的青年人群还可能继续增加,未来中国婚庆市场或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有报告显示,大摆宴席的必要性在这一代人中下降,选择相熟的亲戚朋友小范围庆祝和旅行结婚的占了大多数。42.8%消费者把自己婚礼的筹办费用/预算控制在5万-10万元,占比最高。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以理性为主导的消费者占比增加。

95后给婚庆行业带来的也不全是挑战,随着整体消费水平提高,他们对婚礼的个性化要求提高,婚庆产业链根据客户需求,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数据显示,2020年新人购买过的结婚核心品类平均5.2项,关注过的结婚相关泛品类平均4.1项。除了传统的珠宝钻戒、婚纱、婚礼策划、酒店、婚车之外,婚礼筹备过程还涵盖了很多其他新品类,如:家庭服务类、咨询类等。

备婚阶段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三观的碰撞,也是提前适应婚姻后的常态,更完善的服务,能够令新人更轻松地度过这次大考验。

其中,婚纱摄影在整个结婚筹备中处于上游,因其能够长久保存并且影响婚礼的风格,具备最强的辐射力,因此婚摄环节是婚庆的重要环节,也诞生了更多商机。

此外,“一站式婚礼”“个性化主题婚礼”等服务,也更符合新世代新人的需求,给婚庆行业带来更大机遇。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整理;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整理;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整理;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