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 网易公开课;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旧时代婚姻脚本可能早已无法适应如今变化的生活,年轻人最好的婚俗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办自己的婚礼。
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果实,婚礼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丰收节:
身披华服,觥筹交错,推心置腹,众宾欢歌——人生前二十几年的高光时刻都指着这一天实现了。
可当来参加婚礼的宾客决定反客为主,事情就很容易失控。
刚刚办完婚礼,新郎却躺上了病床……
在迎娶新娘的过程中,哄闹的人群逐渐失去了理智,玩笑般地推搡升级成为对新郎的背部和后脑勺狠狠抽打。新郎的脸上露出尴尬的微笑,但并没有制止这一切,婚礼仪式正常举行,新郎再次被亲友不停抽打和戏弄。
“大喜的日子,图个喜庆,咱们就是闹着玩!”
三天之后,新郎李瑞江身体不适住院,在昏迷了十多天后终因支气管断裂及并发症身亡。
本来是人生的大喜之日,结局却像个苦涩的笑话,这样的闹婚惨剧在中国并不是个例。
2012年到2016年,全国新闻媒体所报道的闹婚新闻,为142例。平均不到一个月,就有一对新人正在被这种不计后果的闹婚“戏耍”,但这也只是万千闹婚事件的冰山一角。
这年头,你可以从最难的密室里成功逃脱,但没法儿从一场中国式闹婚上逃离。
闹婚,到底“闹”的是什么?
实际上,闹婚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兴起的玩法。
在男女礼教非常严格的古代中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的新人,很多都是“盲婚哑嫁”。
为了帮助新婚夫妻消除陌生感,快速进入夫妻角色,亲朋好友们便在婚礼上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互动环节:
鄂温克族通宵歌舞来祝贺新婚:“为了祝福新婚夫妇永远幸福,在今天的舞会上都要服从我。新郎新娘要记住,劳动要流汗,对鳏寡孤独要扶持,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要关怀,生活中要和人们团结一心。”
湘西一带的苗族,在晚上要“闹夜”对祝福歌,新婚夫妇在新婚之夜要陪客人到天亮,歌声不绝。
黔东一带闹房时,来宾要绞尽脑汁逗新娘笑,新娘必须强忍不笑,才不失少女风范。
那时候的“闹婚”相当于开盲盒仪式。热烈、喜庆,其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制造尴尬,更不是为了揩油,而是为了创造和谐。
它寄托了民众对待婚姻家庭的态度、认识与行为的取向,并代代相传。
关于现代恶俗婚闹场景,在李安导演的电影《喜宴》里闹洞房的情节里可以窥得一二:
蒙着眼睛身不由己的新郎被要求吃掉新娘胸前的水果,这还只算是婚闹的热身项目,婚礼主角还会不断被来宾导演支配着做越来越过分的情色游戏。
“请新郎新娘钻进被窝,你们两个一件件把衣服脱下来,脱光了,我们才走。”
影片结尾,目送着客人背影逐渐远去的新娘靠在新郎的肩头,仿佛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硬仗。
你很难说清谁是第一个在婚礼上反客为主的来宾,一双双逾矩的手不断伸出来,构成了如今中国式闹婚的荒诞图景。
是谁,在试探婚礼的底线?
“每次不小心翻到爸妈结婚时的照片,都尴尬得我想回娘胎避避难。”
不少人第一次见识这种令人面红耳赤的闹婚场面都是在家庭相册里,看着当年王伯李叔张婶年轻的脸簇拥在自己爸妈周围起哄,涨红的脸与如今相比更添油腻。
生活在自由恋爱新时代的年轻人,明显低估了这种陋习向下沿袭的生命力。
直到亲自从婚礼上走一遭,才算真正见识成人世界的残酷:筹备婚礼需要一年,毁于一旦却只用一天。
2013年9月12日,在河南省许昌市一对新人新婚典礼上,新郎官被逼反串角色身穿女性内衣进行闹婚恶搞 。
2014年3月19日,山东滨州,一新郎在同伴酱油、醋、甜面酱、鸡蛋轮番“折腾”下,全身湿透,扒光外衣走在街上形同流浪汉一般。
2015年12月18日,山东省日照市,万平口风景区海边,被扒去了羽绒服的新郎被同伴合伙抬着扔进大海。
2016年3月4日,山东滨州。被亲友团扒得只剩红色内裤的新郎,还被用胶带绑在了公交站牌上。
如果说拿身强力壮的新郎开涮,是宾客们手下留情的“小打小闹”,那闹婚者对新娘下起手来,便是一场恃强凌弱的性骚扰现场。
幻想中最美好的一天,变成了新娘最屈辱的一天。当失去娘家人庇护的新娘举目四望,却也求助无门。
因为来帮忙操办婚礼的长辈,也正在遭受人生中第二次被亲朋好友围攻闹婚……
在搜索引擎上显示的所有闹婚新闻中,被提及频率最多的群体莫过于“伴娘”。
这群同来祝贺的伴娘伴郎们,面临的将是最肆无忌惮的戏耍和凌辱。
在一场场闹婚中反复演习的宾客,甚至演绎出了一套理论:“洞房闹得越凶,越刺激,新郎新娘的婚姻则会越美满。”
当闹婚彻底变成了一场大型公开性骚扰游戏,每个不谙世事的路人都会发出同样的疑惑: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真的不需要配备一个心理医生作为婚礼后的辅导吗?”
为了迎合没有底线的“伪民俗”,倒是衍生出了新的职业:职业伴娘。
作为婚礼气氛组一般的存在,职业伴娘的日薪根据抗压能力不同能达到200-1000元不等。但赚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是无尽地胃酸和心酸。
“上周参加了一个婚礼,早上去接亲被伴郎整得满脸蛋糕,晚上被不停灌酒,逼跳舞。当场为了体现素质,肯定也不能翻脸,但我回来就辞职了。”
一场五千年的性压抑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9.2%的受访者都曾经历过“闹洞房”,60.9%的受访者直言并不喜欢“闹洞房”婚俗。
既然大家都不喜欢,那为什么婚闹还是屡禁不止?
一方面是来自规则的缺失,中式婚礼注重喜庆的氛围,闹婚又是烘托氛围最主要方式。很多地方一直有“婚礼三日无大小”的习俗,无论年龄,性别都可以用各种方式闹婚。
当氛围凌驾于公序良俗和个体感受之上,就意味着失序的开始。
另一方面是“缺乏明确的拒绝”,因为闹婚者往往是亲朋好友而非陌生人,在熟人社会背景下,大家将来还是有生活交际,即便闹婚发生了,也很难为自己争取权益。
其中敢于反抗的人反倒会被看成是不识大体的另类,给人留下“不好相处”的印象。
李安导演在电影《喜宴》中一语道破天机:“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众所周知,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原因,性一直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我们一方面觉得性是羞耻的、肮脏的、丢人的;可是另一方面,却可以大大方方地肆意婚闹。
这就意味着,一旦性被视为浑水猛兽,表面越是忌讳压制,内心越容易变态。结婚这种特殊事件,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猥琐发育”的操练场。
低俗游戏尺度大开,色情擦边球越打越起劲,道具花样百出,“婚俗”在民间经过千锤百炼变成了“婚闹”,谁的底线更低,谁就能笑到最后。
唯一不变的是看客借习俗之名,行性骚扰之实的嘴脸。
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1974年的艺术表演《节奏0》中试探了人性的恶。
她准备了72件道具,包括枪、子弹、菜刀、钉子、铁链、鞭子等危险物品,观众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一开始观众只是试探性地在她身上涂写,当他们发现她真的毫无抵抗之后便有人开始更肆无忌惮地用尖锐的道具去伤害她。在六个小时的创作过程中,她被人“千刀万剐”,直到有一个人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了她的头部……
持枪者被制止,人群四散逃跑,她得出结论:“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观众,离丧命也就不远了。”
反客为主的闹婚者拥有了这场婚礼如何进行的决定权,于是低俗举止在婚礼上变成了“热闹”,污言秽语在婚礼上变成了“助兴”。
当个人行为藏匿到婚礼这一群体行为里时,一切龌龊都变得合乎情理。
婚礼变成了一块巨大的遮羞布,性压抑被点燃的宾客把主角的底裤都烧没了,却始终没人敢喊出一声“烫”。
婚礼主角的绝地反击
当婚礼变成了一场红色恐慌,就有主权意识觉醒的“反恐新娘”:
“既然你要与我结仇,我就把咱们的友谊打个死结。”
事实上,任何形式的“恶俗婚闹”,一旦过度就是犯法行为:
河南济源市的严某举办婚礼时,伴娘刘某被宾客拉到卧室恶意闹婚,过程中刘某的不停叫骂和极力反抗,事后刘某觉得人格受到了侮辱,遂报了案并将闹婚者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构成强制侮辱妇女罪,判处被告人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赔偿对方经济损失;同时在场起哄的贾某、孙某也被处以治安处罚。
介于闹婚事件依然在南北地区皆有分布,为了防患于未然,多地明令禁止闹婚。
近日,山东邹平市也颁布了首个试点依法打击恶俗婚闹的公告,列出了详细的恶俗行为清单,包括强行亲吻,搂抱,进行有伤风化的不雅表演……
尽管法律提供了官方保护,但毕竟法律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线。
旧时代婚姻脚本可能早已无法适应如今变化的生活,年轻人最好的婚俗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办自己的婚礼。
如果将来一定要在“没朋友”和“没婚礼”之间抉择,我宁愿婚礼是这样的:
“本人不用出席,请把照片寄来。”
参考资料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 网易公开课;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 网易公开课;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 网易公开课;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 网易公开课;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 网易公开课;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 网易公开课;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