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和份子钱背后的婚礼经济学

结婚产业观察·2019-12-30 00:00
3209
如果婚姻是办家族企业,那么彩礼是前置补偿,份子钱是融资工具。

如果婚姻是办家族企业,那么彩礼是前置补偿,份子钱是融资工具。

文章来源 | 燃财经(ID:rancaijing)
作者 | 唐亚华
编辑 | 魏佳

前不久,网传的一则阿里P8程序员征婚帖在网上引发激辩。该男士自称税后年入170万,在北京有房有车有户口,希望女方身材在线,月入1w+,温柔贤惠多照顾家庭,愿意生二胎,最好是南方城市家庭。

不少人指责他过于功利、物化女性,这也把金钱+婚姻的话题再一次推向高潮。

其实,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项经济行为。

知名经济学家薛兆丰就曾打比方,两个人结婚是在用自己的资源办家族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无论是结婚之前的彩礼、嫁妆、车子、房子,还是结婚时收的份子钱,都能够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

燃财经跟两位经济学教授和一名心理咨询师聊了聊,今天我们换个视角,来说说婚姻里的那些事儿。

“结婚是用两个人的资源做家族企业”

今年是黄金周制度施行20年,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出行、亲朋聚餐和购物消费一直是黄金周期间人们消费的主要选择,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黄金周办婚礼。

据报道,今年十一期间仅南京就有1.5万对新人结婚,比去年同期增长40%,星级酒店平均每桌酒席价格达到3000元以上。

提到结婚,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彩礼。有人说,彩礼能反映出当下的社会状况,彩礼就是丈母娘考量女婿的“唯一标准”。

一幅全国彩礼地图显示,福建以30万彩礼位居第一,浙江以20万紧随其后,江西、山东、河北均为15万,并列第三。

在彩礼最高纪录的福建省内,也有泉州这样-20万的数字,也就是说,泉州的嫁妆比彩礼高,不少单身小伙子应该已经心动了。

图片来源:挖财

另一份河南彩礼报告显示,2018年河南彩礼平均约9.78万元,其中提到高价彩礼的原因一个是社会攀比心理,另外也有男女比例失调的因素。

其实,“娶媳妇要送彩礼”是从中国古代开始就有的传统。

民俗专家介绍,最早在周朝时,男方娶亲时送的吉祥物是大雁,寓意夫妻恩爱,相互遵守誓言。唐宋以来,男方向女方送现金作为彩礼的较为普遍,具体数额据家庭情况而定。、

当下婚礼中,动辄数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的“彩礼”钱,其实起源于“卖女儿”,不值得提倡。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彩礼习俗流传千年并不难理解。

经济学专家包特曾撰文指出,基于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的观点,男女结婚的主要动因在于利用双方在能力和资源上的互补性产生更大的收益。

由于双方结婚以后在家庭内部的收益分配通常是依据习俗而定,可能偏离各自在市场上能够得到的“价格”,那么,在市场上占据优势的一方就可能在婚前将这些“差价”一次性通过彩礼或嫁妆的形式收取过来。

薛兆丰曾在《奇葩说》上就婚前该不该在房本上加女方名字的问题,表达了观点。他表示:“两个人结婚就是在用自己的资源在做家族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由于在家庭中,两个人付出不同,女方先付出而男方后收获,在开局之时为了保证做一份抵押也未尝不可。”

他解释,双方一起拿出自己的资源办企业,男女双方给出来的资源包是不太一样的。从时间上来看,男女双方发挥作用的时间点不同,有的人早一点,有的人晚一点。从传统上来说,通常是女性负责生育、抚养家庭、照顾家庭,而男性发挥的作用比较晚,有的要等到三四十岁以后,他的作用才会发挥出来。

“由于男女双方发挥作用的时间点有晚有先,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一方做播种、施肥,另外一方负责收割。负责收割的那个人就比较容易敲前面付出的那个人的竹杠,如果要男方给一点抵押,万一婚姻出现了问题,能够做一点垫底。这有错吗?这没错。”薛兆丰表示。

房产如此,彩礼也有这样的性质,可以说都是婚前男方给女方的抵押,为女方在婚姻中的利益提供保障。当然了,结婚时女方也要付出。一般来说,男方付了彩礼,女方也会拿出部分嫁妆,算是礼尚往来。

“彩礼是前置补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告诉燃财经,彩礼在古代有补偿的意味。

很多父母认为,把女儿嫁过去,培养女儿花了很多时间、金钱,需要对方给一个回报。古代嫁出去的女儿除非被休,不然不能回娘家,也基本不能为娘家做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彩礼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是合理的。

他提到,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吃苦,彩礼相当于是一个保障。如果男方出轨离婚,过错方不可能把钱要回去,对婚姻也是一定的保障。

聂辉华认为,“彩礼高不一定是坏事,我是江西人,老家特别重男轻女,我作为一个男士都看不下去了,彩礼上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男轻女的陋习,男多女少,女孩本来就紧俏,彩礼自然高。”

另外,彩礼高说明女性地位高,改变了经济地位也就改变了社会地位。他认为,彩礼也是市场自由形成的结果,不应该人为干预,而是要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表示,彩礼是一个家庭经济实力、财富地位的象征,代表未来生活的经济基础,还有一部分研究发现,彩礼比较高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投资给未来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对代际传递有好处。

但是,过度扭曲的彩礼会使出资的一方陷入债务负担,应当适度。

在生活中,因为彩礼金额无法达成共识,准新人吵架甚至彻底闹翻的情景十分常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汪彦玲对燃财经表示,这种情形在她做心理咨询时经常遇到,主要是由于女性安全感的缺失。

“这很有可能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比如父母婚姻关系不是很好,或者是说缺失父爱或者母爱,总之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安全感。长大后,她就会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去寻求安全感的需求,除了情感的诉求以外,还会转化成对物质方面的诉求来肯定对她的爱。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都是会去解决女性的安全感的问题。”她说。

另外,在彩礼这件事上,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出发点。

汪彦玲表示,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看待彩礼是带着一种补偿心理,从即将进入婚姻的女性角度来说,由于生殖属性,以及中国社会里的传统观念,女性会自认为处在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认为自己嫁过去以后,就是一种付出,所以也期待通过彩礼得到一种前置的补偿。

同时她提到,从情感角度来看,彩礼的行为可以看做是女性在为感情定价,而从男性角度来说,付出彩礼,在他们看来是“为性付钱”,双方都有动机。

女性是希望通过彩礼获得最高价格的感情补偿,而男性是希望通过彩礼获得最低价格的性的动机。

份子钱可以看做融资工具

说完彩礼,再来看看让不少人叫苦不迭的份子钱。

不少网友这样形容自己对份子钱的态度:没有收到请柬,暗自庆幸钱包保住了;收到一两张,觉得还能承受;三到五张,节后恐怕就要吃土;收到五张以上的人,只想静静,感叹自己真的太难了。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17年发布的《国人工资报告》显示,国人除了吃穿用学住行这六大开销外,人情往来、请客送礼花销占工资的14.65%。

新华网此前一份调查显示,年轻一代婚礼份子钱在500元至1000元的占32.5%,1000元至2000元的占23.1%。

李长安和聂辉华分别用“众筹”和“融资工具”来形容古代的份子钱。

对于办婚礼的人来说,这几乎是一种互助的形式,用一种隐含的契约关系以体面的方式解决了年轻人结婚时的燃眉之急。

李长安表示,份子钱在古代属于众筹,因为一般来说结婚花费比较大,用这种互助众筹的形式,一方面祝贺新婚喜事,另一方面帮助年轻人快速进入新生活。

聂辉华解释,过去的份子钱相当于一种融资工具。

“如果你想要办一件事缺钱,要去借钱又很没面子,比如份子钱就相当于结婚缺钱,每个人送一些钱给你,解决了燃眉之急,又很有面子。这中间是一个隐含的契约关系,我给你钱了,将来我办事的时候你要把钱给我,是一种不伤面子的隐形融资工具。”

既然是隐形契约,会不会出现破坏了契约,一方送了份子钱另一方不送的情况?

聂辉华解释,“其实不会,中国古代社会相对比较封闭,流动很少,这一次不给,下次人家就不请你了,大家心里都会记着。份子钱在以前其实是一个挺好的工具。”

到了现在,份子钱已经失去了这个功能。

聂辉华表示,现在大多数人自己能负担起结婚的费用,但份子钱仍然有一定积极意义,因为大家步入独立生活,经济联系被切断,亲戚朋友平时比较少有往来。摆酒席请客收份子钱成了一个维系亲缘关系的理由,很多人并不一定是看重钱本身。

不过,李长安指出,过度强调份子钱,容易带给亲朋好友很大负担,不少人的大部分收入用于随份子,有人把请帖称为“罚单”。

“这是一种被动消费,因为习俗人情的约束,有的地方成了恶性循环,自己不操办就亏了,甚至有人把五六十岁过的大寿提前到三十岁就办。这方面要移风易俗,适度表达心意即可。”

事实上,份子钱在各地风俗也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可以只送50元表示祝福,但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种攀比心理,必须500元起送,而且回礼必须回更多才行。

汪彦玲分析,好面子这种行为的本质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人际关系的焦虑,份子钱是属于人际交往支出的一种,在社交活动中,大家都希望能被了解和接纳,大多数人会把人际关系的好坏,归结于类似“份子钱”这样社交手段的结果,所以,在份子钱的事情上就乐此不疲。

还有一个是内心不自信的补偿心理,有的人因为自卑,想要通过某种外在的、可以被别人看到和评价到的方式补偿回来。

“合理的份子钱来往确实可以成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增加情感的链接。但如果超过自己的控制,经济压力过大,反而会加重人际关系的焦虑感,甚至会造成感情上产生芥蒂,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得不偿失。”汪彦玲表示。

总体来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彩礼和份子钱原本的意义到现代已经弱化。

一些女方家庭不再看重补偿,大部分人也都负担得起结婚的花费,所以,无论是新人,还是看客,适度表达心意就好,不应该背上“甜蜜的负担”。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燃财经;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燃财经;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