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户外婚礼3大“风险高发区”!

结婚产业观察·2025-05-25 10:46
586
户外婚礼遇到“意外”,是新人自认“倒霉”,还是婚庆公司、场地方负责?婚礼组织者又该如何提前预防“避坑”?





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绿草盎然、湖光掩映……美好的初夏季节,举办一场户外婚礼,成了不少新人的愿望。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户外婚礼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万一婚礼当天遇到狂风骤雨怎么办?宾客中万一有人出了“小状况”怎么办?

据了解,目前户外婚礼存在三大“风险高发区”,当遇到“意外”,是新人自认“倒霉”,还是婚庆公司、场地方负责?婚礼组织者又该如何提前预防“避坑”?

风险1:天有不测风云

突遇台风海滨婚礼泡汤定金该不该退?

一场浪漫的海滨婚礼,一直是李女士的梦想,为此她千挑万选,最终相中了三亚某处海滩。为确保婚礼成功,李女士提前9个月就和一家婚庆公司签订了筹办海滨婚礼服务合同,包括婚礼策划、场景搭建等,李女士预付定金2万元。

婚礼前一周,李女士和新郎、家人住进了三亚的酒店,婚庆公司工作人员和场地方也开始布置场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婚礼前3天,气象台发布台风预警,预计登陆时风力可达14级,当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求所有海滨活动场所关闭。

“这怎么办?”面对突发情况,李女士非常着急,可婚庆公司工作人员回复称,台风属于不可抗力,婚礼无法举行,只能延期。

对此,李女士认为,婚庆公司没有预想到极端天气,没有准备备选方案,应该承担责任,要求婚庆公司退还定金并赔偿婚礼延期损失1.5万元。

双方协商不成,李女士诉至法院。

法庭上,婚庆公司表示扣除已支出费用,愿意退还3000元。但是,代理人坚持认为,台风属于不可抗力,公司已经尽到了筹备婚礼的相关责任,应该免责。

法院判决指出,新人将婚礼日期定在8月,通常是台风高发季,婚庆公司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应当预见到台风可能对海滨婚礼造成影响,因此本案中,台风不应属于不能预见的风险,不属于不可抗力。

法院判定,婚庆公司未在合同中明确极端天气的具体定义、处理流程及费用分摊规则,也未提前与场地方协商备用场地,存在服务瑕疵。结合相关支出,且李女士主张的婚礼改期损失缺乏书面合同,法院判决婚庆公司退还70%定金,驳回李女士的其他诉讼请求。

说法:不可抗力不是免责护身符

海淀法院法官助理杨雨洁介绍,当极端天气致使户外婚礼无法按时举行时,首先要判断极端天气是否应被认定为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需同时满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三要件。”杨雨洁说,极端天气是否属于不可抗力,需结合地域特性和行业惯例综合判断,如新人选择雨季举办婚礼,那么婚礼遇到狂风暴雨,就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

杨雨洁进一步解释,不可抗力虽可免除违约责任,但服务方未履行附随义务导致损失扩大的,仍需承担合理范围内的费用退还责任。附随义务是指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法律义务,包括在合同履行中通知、协助、保密等辅助性义务,旨在保障合同目的实现和当事人权益保护。

在婚庆服务合同中,婚庆公司应承担一系列附随义务,例如风险提示、预案准备以及损失减损等内容。作为专业服务商,婚庆公司若未在合同中列出极端天气的处理方案或提供备用室内场地选项,即使天气构成不可抗力,仍需对新人因临时改期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承担赔偿责任。

风险2:场地暗藏风险

宾客婚礼现场摔伤谁担责?

“哎呦”一声,王女士身体瞬间失去平衡,本能地用右手撑地,结果传来更加疼痛的冲击感——欢欢喜喜来参加亲戚婚礼,结果王女士踩在积水坑里滑倒,致右腕关节骨折,后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为了讨回损失,王女士把新人、婚庆公司和公园管理单位诉至法院。

新郎张先生说,自己选择在某郊野公园举办草坪婚礼,与婚庆公司签订了场地布置及搭建合同,约定由婚庆公司负责舞台搭建、地毯铺设及安全保障,公园管理方收取场地使用费并提供草坪使用权。张先生承认,婚礼当日,天降小雨,由于草坪低洼处有积水且未铺设防滑垫,导致王女士摔倒受伤。但张先生认为,是婚庆公司没有按照协议做好隐患排查和安全保障工作,应该由其承担赔偿责任。

婚庆公司则把责任推给了公园,提出公园没有做好排水工作才导致草坪积水,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公园也拒绝承担责任,认为公园方只是提供场地,具体安全设施应由新人和婚庆公司负责。

法官实地走访查明,公园管理方隐瞒了场地承重限制及排水隐患。最终,法院判决,婚庆公司作为专业服务方,未履行场地安全排查、设施合规搭建义务,存在重大过错,应承担60%责任;公园管理方应承担30%责任;新人未审查婚庆公司资质,存在轻微过错,承担10%责任。各方按比例赔偿王女士损失。

说法:婚庆公司承担场所安全主责

相比室内,户外露天婚礼的危险性要更高一些,比如搭建的舞台是否结实、接拉电线是否安全、场地安全保障设施是否到位等。

“场地安全事故往往涉及婚庆公司、场地方、新人等多方主体责任,清晰界定各主体的安全保障义务和过错责任,对妥善解决纠纷至关重要。”杨雨洁表示,婚庆公司作为婚礼场地布置和服务的专业提供方,承担着主要的安全保障责任,应当对服务场所的安全负责,例如对场地平整性、设施稳固性等承担首要责任。

场地方同样肩负着重要责任,场地方若隐瞒场地风险或未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等,一般需承担补充责任。

新人的审查义务则限于形式审查,即查验婚庆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资质证书复印件等,无需对施工技术细节进行专业审核。

风险3:浪漫之举影响周边

氢气球飘散致周边小区停电谁赔偿?

新人刘先生和张女士为了户外婚礼更加浪漫,和婚庆公司商量,想要在现场布置氢气球并放飞。婚庆公司提议使用100个氢气球装饰场地,报价单注明“气球装饰含施放服务”,但未提及气体类型及安全措施。

婚礼在一家生态园如期举行。由于当天风力较大,20余个氢气球绳索断裂,飘向附近高压输电线路区域,导致周边小区停电两小时。电力公司紧急抢修支出8万元,经评估,停电造成附近商户营业损失2万余元。

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条例认定活动方未经审批施放氢气球,处以5万元行政罚款。电力公司起诉新人、婚庆公司及生态园管理方,要求赔偿。

“婚庆公司允许使用氢气球,说明他们有把握不会出问题。而且当天氢气球飘走,也是婚庆公司没有系紧导致,是他们工作失误。”刘先生和张女士认为,既然付款让婚庆公司操办婚礼,那婚礼出了意外就该由婚庆公司负责。

婚庆公司则辩称,已按合同履行服务,风险应由新人承担。

法院审理认为,婚庆公司未履行危险作业审批义务,明知氢气球存在飘散风险未采取固定措施,也未向新人书面提示安全隐患,应承担60%主要责任。新人作为活动主办方,未主动要求婚庆公司提供安全防护方案,存在一定过失,承担30%次要责任。生态园管理方未在场地租赁合同中标注高压线位置,未履行场地风险告知义务,承担10%补充责任。

说法:婚礼事故或触发“三重责任”

“在户外婚礼中,施放氢气球这类具有潜在风险的行为,一旦引发事故,可能会触发民事、行政和刑事三重责任。”杨雨洁说,从民事责任来看,不同程度的过失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婚庆公司若是一般过失,如使用氦气球但固定措施未达标准,致使少量气球飘散但未造成实质性损害,婚庆公司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危险等责任;若构成重大过失,如使用氢气却未履行审批手续,也未采取有效固定措施,进而导致电力设施损坏等后果,婚庆公司不仅要赔偿直接损失,还要对合理的间接损失负责;更为严重的是,若婚庆公司为降低成本,故意用氢气替代氦气,并且明知存在危险却仍然放任施放,法院可支持惩罚性赔偿。

另外,如果户外婚礼造成污染等后果,依据相关行政条例还可处以行政罚款。若是发生意外事故,如氢气球爆炸导致人员重伤或死亡,或引发大面积停电,还可能触犯刑事责任。

在过错认定上,杨雨洁认为,婚庆公司要具备更高的风险认知和管理能力,新人作为普通主体,虽然也需要对活动的安全性有所关注,但审查义务相对较低。

提醒:户外婚礼一定要做好备用计划

某婚庆公司“婚礼管家”武宁建议新人如果想要一场“完美”的户外婚礼,一定要做好备用计划。

武宁建议,户外婚礼最好选择气候稳定的季节,如在北京举行的话,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下旬至10月,可以避开酷暑和雨季。为了应对婚礼当天出现极端天气的情况,新人最好有几套备用计划,如可以迅速转移至室内举行,或提前搭建雨棚,还可以选择有阳光房的场地。

杨雨洁则建议,双方应细化合同条款,构建风险共担机制,如明确不可抗力定义及适用范围,采用“列举+兜底”方式,列举台风、暴雨、地震等具体极端天气情形;约定改期时限、次数及改期产生的场地租赁、人员调度等费用的分摊比例;约定婚礼取消险、第三方责任险的购买方,降低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

此外,武宁提出,举行户外婚礼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一些场地不仅有草坪,还有湖泊和森林等,一定要看好小孩,避免发生危险。”武宁提醒,婚礼要设置儿童席位,并远离水域、斜坡等危险区域,还应设置安全警示牌。另外,户外搭台接线一般比较复杂,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保护措施。

“户外婚礼还要注意食品安全,甜品台、饮料台一般都安排在户外,最好采购一些独立包装的饮料、小吃,避免易腐食材。”武宁提醒。

有关安全问题,杨雨洁也提醒新人,资质审查是关键防线,一定要对签约的场地方、婚庆公司进行查验,并审核场地方提供的文件。最好单独列明烟花燃放、氢气球施放、无人机航拍等特殊环节,明确各方审批义务,以及违规操作的责任方等。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北京日报;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