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 时代下,婚纱照、婚礼现场美图分享的生意经 | 婚嫁100人

结婚产业观察·2017-04-16 00:00
3103
从晒恩爱、晒心情,到朋友圈旅游摄影大赛,“晒” 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我们有幸福的一面,我们可以留住生活的美好瞬间。

从晒恩爱、晒心情,到朋友圈旅游摄影大赛,“晒” 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我们有幸福的一面,我们可以留住生活的美好瞬间。

微信图片_20170416004048

—— 峰瑞资本 VP 黄海

投资背后的思考

服务业消费升级怎么投?

包括教育、摄影、婚庆、家装、快递等服务行业都存在很大的消费升级机会。在所有的服务行业消费升级项目中,我们喜欢投的模式有两类:品牌、能够切实提高效率的交易平台。这篇文章介绍的云摄影平台 V.Photos 属于第二类。

这类平台要玩得转,通常要满足 3 个条件:

市场本身的需求和供给足够广泛、分散

这里有两个例子:使用滴滴出行时,我们不会每次打车都找同一位司机;使用 Airbnb 预定房间时,我们不会每次旅行都选择同一间房。

用户每次发起一个需求,都需要经过平台的协助才能够找到供给方。也就是说,用户不会对单一供给方产生高度依赖,需求和供给都高度分散,平台不会有被少量用户或供给方 “绑架” 的危险。

平台能够有效提升效率

特别是在中低频领域,单纯地连接供需两端很难成功,关键还是实现效率的提升。许多摄影 O2O 项目死掉,是因为他们只做了连接,但没有提高效率。

平台上供给端的粘性高

通常,用户粘性会从高频一方传递到低频一方。对于摄影行业而言,供给端比需求端高频。所以,提高供给端的效率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供应端的粘性难以形成,中低频交易平台就会陷入无效烧钱的状态。很多摄影 O2O 公司通过不断烧钱补贴来黏住摄影师,这样做一开始能有较高的订单量,但补贴一旦停止,订单量就无法维持。还有些公司,在平台方开始抽取佣金之后,供给端就慢慢逃离了。

我们看过很多摄影项目,最终选择 V.Photos,原因在于它能够有效提升供需两端的效率,摄影师对平台的反馈较好。今天,我们请到 V.Photos 创始人兼 CEO 曹玉敏,和她一起聊聊如何通过技术重塑古老的摄影生意。

/ 01 / “晒” 的时代

黄海:先介绍一下 V.Photos 究竟是什么?能够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大米:举几个场景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你去参加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肯定想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我在现场。现场的人很多,如果你坐在后几排,手机拍照很可能光线不佳、画质不清晰,发到朋友圈后感受并不好。

第二个例子,你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和新婚夫妇一起合影,有专业摄影师来拍,但要等将近三个月才能拿到修好图的照片,不能即时发朋友圈和亲朋好友分享喜悦。

第三个例子,你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合影时总要有人负责拍照,无法入镜。全员一起自拍的照片又不够美观。

在这些场景下,你需要一个云摄影服务平台,让你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专业摄影师拍摄、专业修图师修图的照片,分享出去。摄影的流程加快了,照片就会具备更高的传播属性。

黄海:V.Photos 的业务流程是什么样的?

大米:我们在做的是一套面向专业摄影师的解决方案。他们在单反相机上安装智能硬件 V-box 之后,只需要负责拍摄,拍好的照片会在几秒钟内上传到云端。与此同时,云端的另一边,品控团队进行在线品控,而遍布全国的数码修图师也可以同步修图。

从摄影师按下快门,到这张照片修好出现在 C 端用户的手机端,最快只需要 5 分钟。另外,这些照片还会自动进入到照片管理系统中,可以保管 70 年。

黄海:C 端用户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的热情这么高,背后是什么原因?

大米:现在是一个 “晒” 的时代。从晒恩爱、晒心情,到朋友圈旅游摄影大赛,“晒” 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我们有幸福的一面,我们可以留住生活的美好瞬间。

“晒” 最重要的素材不是文字,而是和当时当下的心情相匹配的图片。此外,人们也需要被关注,需要其他人给自己 “晒” 的内容点赞。

“晒” 的质量、速度和被关注度是成正比的。这种需求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解决人们对 “晒” 的素材又快又好的需求。专业摄影师的抓拍自然、真实、品质高,而云端技术和智能硬件的结合又可以解决速度的问题。

黄海:使用你们服务的 B 端,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

大米:首先,让活动来宾拿到又快又好的照片可以提升活动体验。

另外,现在的企业、商家也变得更加聪明了。从传播的角度,他们不再认为形式古板的硬广告是最优选择,而是追求更加人性化、带有温度的广告形式,这样才能引发人们去主动传播。我们的平台可以在 C 端分享出去的照片上印上 B 端的企业 logo,对 B 端而言,每一次分享都自然地完成了一次广告行为。

现在,B 端和 C 端用户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时可以相互导流。例如,一场约 500 个 C 端用户参加的活动,B 端主办方使用了我们的服务,这 500 人就要通过我们的公众号下载照片。因为这些人供职于不同的公司,将来其中一些人就有可能转化成为 B 端,在自己公司的活动中也使用我们的服务。

现在,创业公司众多,一些大企业内部也逐渐孵化出小组织。小公司、小组织的特点是里面的每个人都可以影响组织决策,只要其中一个人在某个场合体验过我们的服务并且觉得不错,就可以把服务带入自己的组织中,产品的传播属性很强。

/ 02 /像食品生产线那样分工协作

黄海:中国摄影师群体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

大米:摄影师缺乏一个可以协同工作的基础设施平台。在美国,摄影是自由职业中人数排名前三的职业。在中国,大多数摄影师也是自由职业者。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5 年中国人像摄影行业的从业者有 575 万人。我粗略估计,这其中的专业摄影师大概在 100-200 万之间。

中国摄影师目前的薪资待遇,以及受尊重的程度,还远远低于欧美水平。比如一位做人像摄影、写真的中端摄影师,月薪大概在六千到八千元人民币。这是一群有艺术追求的人,但是现在似乎还处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这是很尴尬的状态。

黄海:商业摄影目前的状况如何?

大米:大多是小工作室单兵作战,没有能力接企业大单、做跨地区拍摄。这样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客户无法在现场就知晓拍摄结果,难以对照片质量进行品控;照片数据量大,交付速度慢,而且交付时容易混乱,把客户 A 的照片拿给了客户 B。

黄海:你们的平台对摄影师、修图师的影响是什么?会如何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

大米:摄影师从以前兼顾拍照和修图,到现在专注于拍照;从以前干两份工作才能挣一份的钱,到现在干一份工作就能挣一份的钱,单位时间的回报提高了。

对修图师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他们可以穿着睡衣在家里工作。无论他身处北京、云南还是日本、法国,只要上网加入我们的平台,就可以开始工作。

修图原本是自由职业,修图师长期以来却被固定在某一家影楼工作。影楼的生意有淡旺季之分,他们无法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同时,影楼也会苦恼:旺季时人手不够用,淡季时又冗余。此外 ,据不完全统计,50% 以上的修图师是女性,她们希望兼顾家庭和事业。现在,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云摄影平台来解决。

在收入层面,假设以前摄影师拍照的客单价是 1000 元,撮合交易的摄影 O2O 平台会从中收取 20% 的佣金,摄影师的实际收入是 800 元。现在,我们会让客户选择是否需要 5 分钟拿到照片,如果需要,收费会贵一些。如果客单价提高到 2000 元,那么多出来的 1000 元收入,我们会和摄影师、修图师一起分享。

客人愿意为此买单,摄影师的服务也获得增值。这对各方来说,都是一个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和收入的方式。

黄海:你们的平台同时串联了摄影师、修图师等产业链上的角色。那么,怎么能让这些人持续使用你们的平台呢?怎么搞定供应端?

大米:最重要的事情在于提升效率。摄影师只需要专注于摄影,而修图、导片、传片等他不用担心。负责修图的数码师只要修图就可以,不用负责存储照片、交付客户等流程。照片背后会有元数据,可以自动归档到它对应的客户的系统中去。

我们把摄影的数十个环节切开来,每个环节由不同角色分工负责。这就像肯德基、麦当劳的食品生产线一样,可以维持快速运转,同时保证品质。

/ 03 /成本是阿里云的 1/3

黄海:在最近几年的 O2O 浪潮里,摄影 O2O 曾经火过一把,后来也死了一批。你们从这些 “先烈” 身上看到了什么?

大米:过去几年的摄影 O2O 项目很多,其中不乏优秀创业者。他们之中很多是摄影师出身,对拍照之后的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解决之道,例如照片传输速度慢等。

我从他们身上观察到:简单的模式创新会助力摄影行业的发展,但就像火箭上升到一定高度,燃料动力就不足了一样,这种模式不会走得太远。

摄影行业虽然属于服务行业,但拥有大量数据流,存储、传输难题一直以来都在禁锢着行业的发展。O2O 模式没有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这个行业要实现转变的话,需要底层的技术创新。

黄海:V.Photos 的技术壁垒是什么?目前市场上有没有能实现类似体验的其他产品?

大米:我们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平台,最核心的技术在于解决了照片传输、存储的问题,同时成本足够低。

例如:我们能够在移动设备电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保证足够强的图像处理性能;在高丢包率、高延迟的恶劣网络环境下,通过广域网加速技术,保证照片传输顺畅;数据到达云平台之后,进行低成本的传输、存储。

总之,通过智能硬件、自建摄影行业云以及照片的 SaaS 管理系统,我们能够实现照片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闭环。

黄海:你们如何控制成本?

大米:与 C 端用户相比,B 端用户更在乎数据能否长久保存,以及数据管理服务的成本。

现在,如果按照 1 个 P 大小的数据存储 3 年计算,我们使用自建云平台的总支出,是租用阿里云平台的 1/3,甚至还要再低些。

这主要有几点原因。首先,我们有将近 10 年的云计算行业的积累,服务器硬件和 IDC 资源都选用了成熟、够用、低成本的方案。而针对摄影行业量身定制的、冷热数据结合的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节约成本。

其次,我们只做场景单一的、对内的应用,没有一般公有云产品针对各种应用的优化封装,没有技术支持、客服、营销等成本。再加上技术团队骨干在自动化运维领域非常有经验,大规模运维人工成本也比较低。

不过,技术上并不存在永远的门槛。我们真正的门槛还是在于用了五、六年时间,串联起整个摄影流程,复制这个过程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成本都会很高。

/ 04 /核心竞争力还是技术

黄海:你之前的职位是跨国公司亚太区研发财务总监。为什么会想到创业来做 V.Photos?

大米:我是在怀二胎时进入摄影行业的。当时,我突然意识到由于工作忙碌,竟然没有给第一个宝宝拍过什么照片。为了不再遗憾,我就决定要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的孩子以及更多孩子的成长。

2011 年时,我创办了一家胎儿摄影创业公司,拍下胎儿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的医学影像,立刻传输到 iPad 上,客户当场就可以选择照片。到了 2012 年,门店逐渐扩张,客户增多,但我们的影像处理人员还是集中在一个地方办公,需要每天拿着 U 盘来回拷贝数据,时常出一些错误。

对于一个 “高傲” 的外企管理者来说,这肯定不能实现我做摄影的初心。于是,我就想到用技术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同行听说了这个技术,想付费让我给他们也要做一套解决方案。我想,与其一家一家地做,不如做一个基础设施平台,于是就有了 V.Photos。

黄海:2016 年你们主要是在会务方向上发展业务。2017 年,V.Photos 会有哪些想象空间?会开拓哪些业务线?

大米:2017年,我们会在婚庆领域推出基于智能摄影服务的婚礼现场场景化营销解决方案,满足新人及时获取照片,让更多的亲朋好友能同时分享他们的喜悦。

同时,也能够帮助婚庆公司降低获客成本。婚庆公司需要潜在客户的手机号码。以前的获取方式是从百度糯米、大众点评上获取来咨询的客户的手机号码,获客成本平均在 2000 元左右。

每场婚礼来参加的宾客大多是新郎、新娘的同龄人,将来他们同样存在结婚、办婚礼的需求,特别是伴郎、伴娘。他们在现场下载照片时就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留下手机号码。婚庆公司从我们这里获客的成本,能够降至 100 元。

还有一个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在旅游领域。我们希望和旅拍摄影师合作,让每个人在出行时都能在一个可负担的价格范围内,即刻拥有自己的旅游大片。

黄海:最后总结一下你的核心竞争力。

大米:我们建立了摄影行业全流程的解决方案。在供给端,我们从技术上结合了智能硬件和云平台,解决了专业摄影产业链合作时间长、空间受限的问题,实现了行业数据闭环,为供应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强管理。在需求端,我们在交付速度、品控方面有优势。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原创,责编:风晓标,来源:峰瑞资本;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捕获

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