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的上海婚姻文化,演绎海派婚姻的个性与传承

结婚产业观察·2019-01-21 00:00
2950
上海婚姻文化展示馆,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结婚照、结婚证、陪嫁物品、结婚礼俗等一一陈列、场景再现。

上海婚姻文化展示馆,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结婚照、结婚证、陪嫁物品、结婚礼俗等一一陈列、场景再现。

小吴与丈夫刚刚办理了结婚登记,就来到同在民政局院内的上海婚姻文化展示馆看展。他们对展览十分感兴趣:“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刚刚看到黄炎培的家风家训故事让我们对于婚姻有了许多新的想法。另外,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很有意思的展品,比如以前的结婚证特别像一张张奖状,结婚照也有时代感,有的穿军装、有的穿中山装。”参观完毕后,夫妻二人写下“和和美美,幸福安康”的祝福系在幸福树上。

上海婚姻文化展示馆自2018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运营7个月,这也是全国首家省级以婚姻文化为主题的展示馆。

婚姻是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婚姻文化,而这些婚姻文化也大不相同。上海婚姻文化展示馆择取“婚姻登记管理制度”“婚姻习俗”和“家训家风”三个板块,以清末民初上海婚俗为导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婚姻文化发展为主体,采用文字、图纸、照片、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结婚照、结婚证、陪嫁物品、结婚礼俗等一一陈列、场景再现。

变迁中的上海婚姻文化

展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馆内的展示囊括了上海开埠以来婚姻文化历经传统礼制思想约束下的古代婚姻、中西文化交汇交融后的近代婚姻、以婚姻登记管理法制化为核心的现代婚姻,共三个阶段的演变。

古代婚姻即上海1843年开埠以来至民国时期,当时因为受传统礼制思想约束,晚清时期的上海民间盛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有媒证、行婚礼,即可成为夫妻,不必向政府登记。新人们大都经父母操办婚姻、择对象,新人们结婚早,结婚的规矩也多:大户人家的婚礼甚为讲究,所谓行“六礼”方可完婚,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

近代婚姻受中西文化交汇交融所影响,在民国时期,上海传统的旧婚俗出现了一些变化,一些青年学生反对包办婚姻,提倡男女社交公开、自由结合。婚俗也由欧式婚俗与传统婚俗结合而产生的新型婚俗,被称为“文明结婚”。而这“文明结婚”在上海地区尤为明显,构成了独特的近代海派婚姻:婚礼方面,当时的上海新人们崇尚穿燕尾礼服和白色婚纱礼服,甚至民国时期娃娃亲订婚照也是白婚纱、黑礼服的风格。在上海和平饭店至今留存着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结婚合影,从照片上看婚礼形式十分西式。

据工作人员介绍,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结婚规矩有所不同。清末时期,仍沿袭着旧时的一些习俗,例如男方需要向女方讨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结婚时也以穿着红色秀禾服、抬花轿、敲锣打鼓迎亲为主;而到了民国时期,则盛行自由结合,并在服饰上也做出了极大改变,即穿婚纱、西服。

1949年以前,中国民间的婚俗一般沿袭旧制,那时的婚书上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都要写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式婚书变成了结婚证,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样式由民政部统一制定,并加盖婚姻登记专用钢印。

而现代婚姻则以婚姻登记管理法制为核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婚姻均可称为现代婚姻。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男女婚姻受到法律保护,父母、亲属不得干预儿女婚事。但是旧的婚俗时有沿袭或改头换面,比如昔日的媒人,改称介绍人;相亲为男女见面,比旧俗前进了一大步。而在1980年左右,改革开放以来,“跳舞相亲”在上海单身男女中流行开来,相比以往普通的见面相亲,“跳舞相亲”的方式要开放得多。

展示馆生动翔实地介绍了上海婚姻文化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上海婚姻登记管理的发展历程、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忠孝礼善和”的上海故事,体现了海派婚姻文化的传承,见证了民间婚姻风俗的发展脉络。

不同年代的婚礼账单

每个年代的结婚账单都是多少?早些年,结婚就是添置些家用过日子。20世纪70年代三大件210元、家具三十六条腿220元,20世纪80年代婚车60元、照相50元、婚宴600元……这些历史都一去不复返。

记者在上海婚姻文化展示馆内见到了这样一台记录“不同年代的婚礼账单”的互动机器,参观者可根据不同时代勾选婚礼物件,最终算得这份婚礼账单。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这个时期经典的结婚三件嫁妆就是“三转一响”,即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外加收音机,手表要“上海”牌,缝纫机要“蜜蜂”牌、“西湖”牌,自行车要“飞鸽”牌、“永久”牌。根据机器显示:三大件210元、三十六条腿(即立柜、高低床等)220元,服装180元,婚宴十桌100元,与父母同住的婚房0元,再扣除礼金100元,这份70年代的婚礼账单需610元。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世纪60~70年代,上海男女婚事都革命化。有的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后,就在单位举行婚礼,单位领导宣读结婚证书,新郎、新娘谈一下恋爱经过,再助兴做做游戏,亲友吃些喜糖,婚礼就结束。

每个时代都有经典的结婚必备清单,譬如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房子和车子是结婚必备,20世纪70年代时的“三转一响”是必备。20世纪80~9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上海的结婚习俗也有变化,兴起拍婚纱结婚照,婚宴规模也有小有大。结婚必备的“三转一响”升级为“三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同时,也出现不按照传统习俗模式,不办婚宴的结婚新习俗,每年都有不少对新婚青年参加隆重而又俭朴、花费较少的集体婚礼。有些青年在外滩解放纪念碑前举行集体婚礼,有的在集体婚礼后将办婚礼节省下来的钱支援希望工程;还举办过“大桥婚礼”,让建设功臣在他们建造的大桥上成婚等等。

感受婚姻之美、婚姻之责、婚姻之义

上海解放后,随着婚姻法颁布实施,包办婚姻渐为自主婚姻所代替,长期存在的早婚现象逐步消除,“排八字”“送彩礼”等亦属少见,婚事简办已成风尚。青年男女经过结识、恋爱,双方自愿结合,即可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法定证书,就在法律上确立了夫妻关系。

据介绍,馆内征集了137张照片和236件实物,58类品种,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婚姻文化,如在婚礼婚俗方面,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结婚照、结婚证、陪嫁物品等陈列出来,通过场景再现,让参观者回忆往昔,产生共鸣。

“我们的物件和照片都是从本地征集的,也有一些是捐赠。像以前的娃娃亲订婚照和民国时期结婚司仪礼簿都算是很有历史感的东西。”工作人员介绍说,“参观我们展馆的人大部分都是新人,他们在民政局登记完后就来看展,感受婚姻文化。有些新人看了这里展出的家风家训之后觉得不错,也希望拟个自己的家风家训。”主办方上海民政局与上海普陀区政府希望观众通过参观,进一步感受婚姻之美、婚姻之责、婚姻之义,从而在新的时代更加尊重婚姻、热爱家庭,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丁秀伟;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