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喜娘又称伴房嬷,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民间传统婚礼中不可或缺的婚礼司仪。
“实不相瞒亲家说,没有喜娘,还要我一身充两役。”
此句出自我国元代柯丹邱《荆钗记·合卺》。在中国,喜娘的历史可追溯到周代。
喜娘是指男家在举行婚礼时所雇请的通晓礼仪的妇女,她能说会道,善于应酬,主要职责是指引安排结婚礼仪,是中式传统婚礼中推进婚礼程序和渲染婚礼气氛的重要角色。在福州,喜娘又称伴房嬷,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民间传统婚礼中不可或缺的婚礼司仪。
因此,老一辈的福州人对于喜娘一定很熟悉了。作为非本地人或者年轻的一辈,可能对于福州的喜娘文化并不了解,参加婚礼,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一桌桌说祝福语,然后收红包。喜娘的节奏感极好,舌灿莲花,妙语连珠,好像都不用喘气一样,一直说个不停。“依妈金钿三两三,新人生囝生双生”、“所百(福州话一百元)钱红丹丹,东家金银堆成山”……
喜娘-中国传统婚礼的见证人之一
在以前,新郎新娘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嫁娶不能自主,所以婚前彼此没见过面,加上家族人员多,不知如何称呼,礼数又多,所以婚礼上要有人陪护,为他们说好话,教他们如何行礼。
从前的喜娘多是些四五十岁开外的中老年妇女,社会地位较低;如今的喜娘却是引领时尚的美艳女子,她们是传统婚礼上的司仪,帮助新人完成接亲、拜堂、进茶、滚床、添花等礼节。
福州“伴房嬷”-闽侯最出名
在福州最出名的要数咱们福州闽侯县的喜娘文化。由闽侯县申报的“喜娘习俗”现已有幸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
在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陈氏三姐妹的大姐陈夏玉如数家珍地回顾了“世家喜娘”的历史:“我们家族第一代喜娘是我的曾外婆谢兰金,她算是清朝和民国初年的喜娘了;第二代喜娘是我的外婆林依菊,她解放后才做喜娘;我的母亲林贵英1962年开始做喜娘,算是第三代喜娘了。当时,闽侯的交通很闭塞,我的母亲基本上都在附近的乡村里跑场,纯属草根文化。”
家里前三代喜娘靠前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教授自己的后代和徒弟。陈夏玉母亲读书不多,刚开始学时,为了出口成章,反复吟诵外婆口授的上百段歌谣,直到背得滚瓜烂熟。由于当时喜娘大都没有什么文化,因而喜娘地位也不高。
第四代喜娘陈氏三姐妹总结了家族前三代喜娘的经验后,传承并创新出各自的风格:大姐陈夏玉从1993年起从事喜娘工作,沉稳大方多妙语,属时尚型喜娘;二姐陈秀珍,从2000年起从事喜娘工作,敬业守信,心细如发,属传统型喜娘;三妹陈秀兰,从2003年起从事喜娘工作,不仅普通话说得好,而且还会外语,喜创新爱钻研,属文艺型喜娘。
闽侯的喜娘据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主要集中在上街、白沙、竹岐、鸿尾、甘蔗、尚干、南屿、南通、青口、祥谦等乡镇,以上街的陈氏金牌三姐妹最为著名。闽侯喜娘从业人员现有1000多人,真真可谓是喜娘之乡了。
福州“伴房嬷”都做些什么?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喜娘的出场费也是水涨船高,大体上最高的三四千元,最低的也有六七百元,出场费的多寡与喜娘的名气直接相关。也有一种客串形式临时喜娘,即电视台文艺团体的主持人和演员,因他们系科班出身,普通话讲得好,相貌俏丽,所以收费还要高些,具体价格约定俗成,全凭东家经济实力。因此,喜娘在福州传统婚礼的地位也是日益上升。
在福州传统婚礼中,喜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早期喜娘的工作程序有:参与布置喜堂、陪新郎迎亲、接亲时要配合新娘“撒麦哭嫁”、指导新人拜天地祖宗、指导喜童滚床、引导新人给长辈行拜见礼、引导新人添丁开桶、开大菜时带领新人到各桌敬酒、指导新人安床等。
这其中的“筛四眼”、“撒麦哭嫁”、“捧进斗丁”、“添丁开桶”等因太繁琐,今已十分少见。旧时喜娘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如今也被抛弃了。如今时迁事易,新时代赋予喜娘文化以新的内容。这些“伴房嬷”,口齿伶俐,张口就来那些合辙押韵的新的吉祥福州话。
虽然现在的新人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要完成的程序也简化了许多,“闹洞房”中一些环节取消了,太过繁文缛节的环节也少了,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好家风和好家训不能少。
福州“伴房嬷”语言,口齿伶俐了不得
福州喜娘在主持婚礼时使用的语言,是喜娘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喜娘的第一卖相,决定她的商品价值的高低优劣。旧社会的“伴房妈”,被人瞧不起。而今的喜娘,努力参与社会风尚的再造,赢得了新生机。
她们盘活婚礼上的礼仪用语,把大量时政、社会、民生的词汇和语句,转换成充满喜庆色彩,带有欢快节奏与明朗韵律的颂词,把新时代的主流话语引入婚礼庆典上,用民间寻常百姓乐于接受的话语传达和提升社会主义的新文明、新风尚。
喜娘既是婚家的执礼人,又是新家庭的见证人,还是给新人家庭送来美好风水的吉祥大使。喜娘陈夏玉是这样看待喜娘语言的:“喜娘喜娘,想人好处,这叫聚光。光向上走,表现在脸上,就是微笑。微笑灿烂的脸是元宝形,嘴像莲花一样,肯定聚财。”又信口念了一段婚庆吉语:"一进丁,二进喜,三进婚家家世嘭嘭起。东进金,西进宝,南进福寿,北进财。"
福州喜娘-福州婚嫁习俗的传承人
在繁复的婚礼旧俗消失的当下,喜娘可谓执守着闽都文化。有喜娘在的中式婚礼,整个婚礼过程既庄重典雅又诙谐有趣,将当今的演唱、小品、相声、时装表演、外国的脱口秀融于一炉,形成独具魅力的婚庆表演,从而将婚礼的气氛推向高潮,同时也把福州婚嫁习俗传承到极致。已故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喜娘文化是福州婚庆文化的一颗宝石,一朵奇葩。”
在现代婚礼为主流的今天,很多人会觉得喜娘与婚礼现场的氛围格格不入,如果在现场收礼金,很多年轻人觉得奇怪。可不得不说,喜娘对于福州人,尤其是老一辈的福州人来说,却是见证福州传统婚礼的一个点金石。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小鱼新娘帮;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