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婚庆人林益乐认为婚礼应该拿出一个规范的母本及样板,于是他就琢磨细分了婚礼三段式的设定。
他被誉为“婚礼达人”,这恐怕是当今上海婚庆行业中难得的荣誉。他就是海派三段式婚礼创始人林益乐先生。人们都爱称他为:乐乐老师。
年过六旬的林益乐,是上海滩老资格的婚庆人了。想当年,那些婚庆业的风云人物一个个早已销声匿迹不知去向。而他却还在坚守着这块阵地,因为,他在守望着自己一种承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
林益乐的从业经历,源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他还在企业当广播员时就和一位女广播员一起,在上海展览中心主持了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这大概可以算作他的处子秀。
他有天赋,也有很多兴趣爱好,能歌善舞才艺多样的他,集主持、歌手、乐手、化妆、发型师于一身,他凭借自身的技艺,为人青睐,便不断地收到邀约,渐渐成为一个“婚礼红人”。特别在他三十而立之年,考入了上海石化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职业主持(兼职化妆师)后,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触碰婚礼。因为那时人们讲究美容美发,许多人无意中知道他是个化妆师,便纷纷请他为新娘化妆,化妆时又得知他是主持人,就开口要求他来主持婚礼。于是乎,林益乐被邀请“跨界”,他欣然应允,权当是一种爱好,又可助人为乐,何乐不为呢?几年后,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少年宫当少儿戏剧老师,又辗转辞职下海当了第一批专职音乐茶座的歌手,至此,林益乐就渐渐转入有所回报的婚庆业。这就是他做婚礼人正式起步之时。
在此同时,林益乐不断充电,不断为自己积累知识和技艺,以期为自己新的职业生涯奠定一个坚实基础。1973年他有幸投身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倪承丰门下学习美声,后又跟随上海歌剧院声乐教学大师廖一明学习咽音发声法,继而又跟上海乐团五大教员之一的男高音歌唱家刘明义学习用麦克风演唱流行曲(当时实属一种开拓之举),随之刘老师请他在上海歌剧院艺校流行唱法培训班当助教,并渐渐升级为由他单独开班教学。
其间他不断学习表演及艺术语言,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报考过上戏表演系及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均在复试后落榜,但艺术之火在他身上从未熄灭,且愈演愈烈。他利用所有业余时间拜师求学,当时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文仪,上海戏剧学院台词老师舒蓉、雷长喜等均是他的语言台词老师,其后他又考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班学习深造。青年话剧团的丁松山、电视台的刘克、电影厂的多位化妆师都曾给他传业解惑。
由于从小喜欢剪发,他曾经偷偷到国营理发店去向扬州师傅偷艺。这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阅历,养成了他那不一样的个人素养和人生追求,为他后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难怪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上海电视台为娱乐节目做化妆造型。此后,他不断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先后在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取得了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目前是国家级美发考评员。
林益乐的人生道路曲曲折折但却一路向前。他去深圳前,白天服务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影星美容厅,任发型师化妆师,晚上穿梭于各个歌厅舞厅,做脱口秀歌手。到了深圳,同样白天在高级发廊当设计师,夜晚赶场当主持歌手,同时还受聘于深圳电视台,担任几个栏目的形象设计,曾为很多歌唱家、艺术家做过造型,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他几乎在十年光阴里每天做三份工,剩下的时间才睡觉。他的忘我,他的拼搏,他的求知好学,也引起了央视《东方时空》的注意,对他作了跟踪采访报道。1994年的《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深圳炒更人》播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促使他的艺术人生焕发了第二春。
1996年他曾受邀在东南亚举办个人演唱会,尤其在印尼雅加达的HAILAI(此舞台邓丽君、张帝、谭咏麟等众多港台明星都登过)舞台上深受当地观众喜欢,他自己串词、演唱、编排了整台节目,这是需要长期的积淀才可能成功的演出。通过演唱会,他的造型、器乐、演唱、舞动在节目中相得益彰,一时间成为当时的达人。
林益乐在深圳的演出生涯中,也忙里偷闲,不断为人做新娘妆兼婚礼主持,因为他还有恋恋不舍的婚庆人情结。
那时的婚礼他已经注重分段去做了,但还没有在层次或流程的合理设计上去刻意下功夫,主持、台词、音乐舞美也仅凭经验便足以令新人满意。当时的婚庆场面属于初级阶段,善于观察的他,发现香港人都是开席前倒香槟,然后几个头面人物上台共同举杯引来全场举杯,一段热闹音乐后便开席,之后只是轻轻放点背景音乐铺垫陪衬,当三分酒菜下肚,大概二十分钟左右,便开始了节目或抽奖互动,最后见好就收。
那时,他又发现婚庆业是这样一套流程:开场乐手奏响婚礼进行曲,请个领导之类的证婚,鞠几个躬,开香槟倒入杯塔,喝个交杯酒后,全场开吃。为何开吃了要过个二十几分钟才开始下一段环节呢?那就是大约三十年前的婚礼雏形吧。
当他1997年底从深圳回到上海,好像留学归来一样想大干一番时,歌厅舞厅慢慢衰弱。他先后在上海最好的蓝带演歌台、时代广场、金玉兰广场任主持歌手,后又逐渐全身心投入到婚礼舞台中,潜心研究婚礼舞台的特点,因而不断地接到婚礼邀约,他充分发挥自己积累的宝贵才艺经验,并以求发挥到极致,将每一场婚礼都分成三段式。当然,那时的三段式也完全是一种雏形,没有过多的主观意识。
他在2000年参加了央视《挑战主持人》选拔,结果江浙沪赛区就选出了他一个人作为冠军进京参赛。通过央视的一系列活动,加上原有的很多经验,他有了清晰想法。年轻时演话剧、拍电影的所见所闻,令他悟出一个简单道理:只要是舞台,一定有它的规律,而任何创新立意都是在这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的。他以为,当下有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婚礼市场,且婚礼又是个包罗万象的浓缩秀,说实话,一般人都难以做好,我们婚庆人应该拿出一个规范的母本及样板,于是他就琢磨细分了这三段式的设定。
林益乐是这样分析总结的:什么是三段式海派婚礼?上海这海派大都市积淀了较深的洋为中用的东西,在婚礼上更是如此,从一百多年前中国第一件白色婚纱落户上海起,西式婚礼形式就逐渐被引入上海,延续至今,蔓延全国,且越来越讲究。作为发源地上的上海婚庆人,应该如何来传承与创新?他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及地方习俗,都长期深印在老百姓心里,该怎么整理并推陈出新?纵观当下俗成的婚礼模式,大同小异,他便将以前学过的新闻专业倒金字塔理念,形容为婚礼的“三段式”,也就是倒金字塔式。
他是这样阐述的:最重要的第一段为仪式篇,要深深地抓牢新人及亲朋好友的心(以庄重、典雅、唯美、感恩等仪式感极强的活动为主);第二段设计为爱情故事幽默篇(以调侃急智搞笑为主);第三段设计为热闹互动篇(以演出游戏及与来宾说笑等为主)。此时的“三段式”,从戏剧理论而言,起伏对比起承转合都有了,能够抓住人心,而在每个篇章里都要讲究细节。婚礼是个超级浓缩的舞台秀,在第一篇章短短的二十分钟内,主持人要扮演不同角色,语气转变自如,不能令新人及上台的家属嘉宾感到尴尬,什么时候怎么说,该说多说少,绝对是个难活,还得把有个性以及适合舞台上表达的我国婚俗元素巧妙地与西方元素结合(中国传统婚礼也可运用分段式)。当第一段结束后新人去换夜礼服(间隙轻轻播放不扰人的背景音乐可让来宾有静一静的交流时间)。第二段设置在十分钟之内完成(风格截然不同于第一段,即从稳中脱胎换骨出来),此段结束宣布新人去敬酒。第三段就该根据现场或主人家要求,设置灵活机动的时间长度,升级至最嗨最热闹的效果,不能虎头蛇尾,要见好就收。中国人参加婚礼的心理习惯是不热闹不成喜宴,实际上这对主持人要求较高,但也恰恰让主持人有个追求的目标范本。
林益乐从2005年至2006年在上海婚庆协会司仪班讲课起,重新整理了“三段式”,开始传播普及,也参与了全国多届的婚礼主持人大赛评委及辅导讲课工作,借着这些渠道,力所能及地加以传播。后又筹备建立上戏婚礼策划主持人培训班,把他自己几十年积攒的“武功”全部付诸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
因曾经游历于外地,林益乐更加热爱生他养他的家乡——上海,他决意反哺这个城市。他这样说道:“既然自己在研究此道,为何不把几十年积累的舞台经验奉献给上海这座令我自豪的城市,乃至全国同行及后辈呢?”
十二年前,圈内有人要学艺认他为师父。后来,他创建了以传业授道为目的的“喜乐门”,至今已有全国各地徒子徒孙近百人,他手把手教他们艺术语言、表演、主持技巧、采访技巧、形象定位、督导技能、音乐选择、剪辑播放技能等等。提升婚庆业的业务水平和整体形象,是他的一点心愿。
经历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花开花落,林益乐曾经为祝希娟、俞丽拿、朱逢博、潘虹、唐国强、沈小岑、刘德华、孙俪、陈娟红等众多明星名模及时尚秀做过化妆造型,凭着这些经验和舞台表演才能,他在为婚礼做设计时可谓得心应手,从白纱的纯洁高雅到夜礼服的夸张艳丽,都顺应着舞台三段的反差变化,无不受到新人的喜爱。每一场婚礼尽显他的艺术才华,从朗诵到脱口秀,从演唱到互动,把以前在电视台工作时采编播导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他的心更静了,他的心胸更开阔了。
他还在大声疾呼:任何一个婚礼人,绝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能忘乎所以。要常胜必须勤学苦练,飞跃的年代稍慢即滞后。
他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婚庆老将,对这门技艺的忠言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满的含义。”
他说以此与同仁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