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2025年一季度结婚登记181万对!

结婚产业观察·2025-04-27 09:45
1585
民政部发布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为181万对,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5.9万对,再创同季新低;离婚登记增加5.7万对。




近日,民政部发布2025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

根据《结婚产业观察》整理,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为181万对,较之2024年同期的196.9万对,减少了15.9万对,降幅明显。与此同时,离婚登记从去年同期的57.3万对涨至63万对,增加5.7万对。除去特殊年份后,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再创同季新低。

图片

01 一季度结婚登记数再创同季新低

从近9年的数据看,无论是年度值还是单季度值都呈现下降趋势。

多数地方今年一季度结婚登记对数同比减少,只有少数地方同比增加。因此,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同比下降,也并不奇怪。

图片

图源:何亚福园地

上表是近几年全国每季度结婚登记对数及占比,可以看出,从2017至2024年,除了2020年以外,其余几年均是第一季度结婚登记对数最多,其中,2017、2018、2019和2022年的第一季度结婚登记数均占全年的30%左右。原因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很多人(尤其是农村人)选择在春节期间结婚。

那么,为何2020年第一季度的结婚登记数,在四个季度中最少呢?这与2020年第一季度的疫情有关。2020年第二季度随着疫情的缓解,结婚登记对数出现补偿性增加。

图片

图源:何亚福园地

上表是1980-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增减量和升降幅。表中的增减量和升降幅均是指与上一年相比。可以看出,2024年结婚登记比上一年减少157.6万对,降幅为20.5%,是1980年以来结婚登记对数降幅最大的一年。

2024年结婚登记对数大幅下降,至少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疫情后的补偿结婚效应已经趋于结束;

二是,2024年是所谓的“无春年”。根据农历,“无春年”是指当年没有立春节气的一年。按照一些迷信说法,这样的年份被认为不适合结婚;

三是,年轻人口减少。根据民政部数据,近年来结婚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25-34岁。2024年25-34岁人口是在1990-1999年之间出生,也就是“90后”。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31-40岁人口(出生于1980-1989年)有2.15亿,21-30岁人口(出生于1990-1999年)只有1.78亿;

四是,由于结婚成本过高、婚姻观念改变等原因,年轻一代未婚比例上升。

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其中一个修订内容是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让当事人不需要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七普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已达4.9亿。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方便了那些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人群,对于提高结婚率有一定的作用,不过作用有限。由于结婚成本过高,经济压力过大,许多年轻人结不起婚。要提高结婚率,关键是要降低结婚成本和生育成本。

02 多地宣布发钱奖励结婚!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适龄婚育,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奖励结婚。

根据广州日报4月15日报道,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日前出台《初婚奖励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双方或一方为本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妻,最高可申领4万元奖金。

今年3月2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若干措施提到,倡导适龄婚育,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符合条件的结婚登记对象发放结婚红包、消费券等。推进“婚登+文旅”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性婚姻登记服务品质。

在浙江省内,一些地方此前已出台奖励结婚相关措施。其中,2023年4月,绍兴市上虞区推出13条优化生育政策,包括“对每对在上虞区登记结婚的夫妇给予价值1000元的礼包”。2023年8月,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宣布,对于在该县双方均为初次结婚登记且女方年龄在2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至少一方为常山户籍的),给予1000元的奖励。

在山西省吕梁市,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吕梁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的奖励。结婚奖励资金在结婚登记窗口以现金装红包的形式现场发放。

此外,还有部分地方发放价值不等的礼包。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此前对第一财经分析,结婚奖励进一步释放了鼓励适龄婚育的积极信号,同时也是降低结婚、生育、养育、教育等婚育成本的一个体现,降低结婚、生育、养育、教育等成本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奖励结婚也是将鼓励支持措施进一步往前延伸。

同时,婚姻登记也越来越便利。

今年4月9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根据《条例》内容,办理结婚、离婚登记都无需再出示户口簿了。

取消婚姻登记需要出具户口簿的规定,不用再回户籍地办理登记。这对于长期在非户籍地工作的人们来说,进行婚姻登记更加方便。同时,也更能满足一些个性化的需求。有分析指出,一些对婚姻登记地比如相遇地、初恋地、定情地、上学地、创业地等情有独钟的个性化婚姻登记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同时,近年来结婚登记场景也越来越多样化。一些地方将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开进公园、地铁站、商场、景区等。例如,

近日合肥一设在地铁站的婚姻登记处引发关注。根据媒体报道,这是全国第一个设在地铁站内的婚姻登记处,自去年初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有超过2000对新人在这里登记结婚。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优化婚恋服务。前述浙江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提到,优化恋爱交友载体。建设一批青年婚恋观教育阵地,搭建安全、可靠、高品质的线上交友平台。实施“亲青恋”提升计划,深化“浙工缘”青年职工交友活动,加强“公益红娘”队伍建设,打造“浙里幸福荟”婚育服务品牌。优化完善高校在校学生婚育相关制度。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民政部、何亚福园地、第一财经;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