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结婚最晚的省份,原来是它!

结婚产业观察·2023-07-11 00:00
3003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增加3.78岁。17个省份平均初婚年龄均超27岁,8个省份已超过29岁,黑龙江更是超过了31岁。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增加3.78岁。17个省份平均初婚年龄均超27岁,8个省份已超过29岁,黑龙江更是超过了31岁。

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梳理数据发现,这一数据创下1986年(民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为1986年以来的数据)来的新低。

结婚人数创新低的背后,是婚育年龄推迟、适婚人数减少、思想观念变化、疫情影响等多个因素。

17省份平均初婚年龄均已超27岁

其中,结婚年龄尤其是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是一大关键因素。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增加了3.78岁。

根据去年以来各省份陆续发布的人口普查年鉴(2020年)以及部分省份民政部门发布的数据,梳理了其中17个省份的平均初婚年龄数据。

数据显示,统计的17省份平均初婚年龄均已超27岁,其中有8个省份平均初婚年龄已经超过29岁,黑龙江平均初婚年龄超过31岁。

17省份平均初婚年龄数据  注:江苏为2022年数据,其余省份均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17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数据来自各省的人口普查年鉴(2020)里的数据,为2020年的数据。此外,江苏的数据为江苏省民政厅今年2月发布的2022年全省婚姻登记大数据。

在17个省份中,东北的黑龙江和辽宁位居前两位,其中黑龙江平均初婚年龄达到31.48岁,辽宁的平均初婚年龄达到29.79岁,也接近30岁。其中,辽宁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已经达到30.43岁。

为何东北的初婚更晚?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分析,东北初婚年龄晚主要与城镇化比较早、程度比较高有关。

城镇化后会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而且以前计划生育时期鼓励晚婚晚育,虽然晚婚晚育只是倡导性的,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体制内会贯彻的比较好。

由于东北很多就业人员在国企、行政事业单位,体制内的人员占比较大,过去东北的计划生育执行较好,这样也容易形成晚婚晚育的观念。

另一方面,东北地区本身就是个移民区域,没有什么宗族观念,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也比较小。

黑龙江和辽宁之后,湖南和北京的平均初婚年龄超过29.5岁,接近30岁。其中,2020年湖南和北京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均超过30岁。天津、广西、内蒙古和河南的平均初婚年龄也都超过29岁。

其中,2020年广西男性平均初婚年龄达到30.36岁,天津、内蒙古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也接近30岁。河北、安徽、江苏、贵州的平均初婚年龄介于27岁和28岁之间。其中,2020年贵州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7.26岁,比全国平均初婚年龄小1.41岁。整体来看,由于贵州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化进程较晚,因此平均初婚年龄也会较低一些。

平均初婚年龄为何大幅推迟

2010年来平均初婚年龄变化态势十分值得关注。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梳理发现,从1980年一直到201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变化相对缓慢。

1980平均初婚年龄为23.59岁,2010年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平均初婚年龄呈现迅速抬升的态势。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猛增3.78岁!

从各地情况看,2010年以后平均初婚年龄均出现较快增加的态势。

以人口大省河南为例,1980年河南的平均出乎年龄为23.53岁,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3.61岁,30年变化幅度很小。但从2010年到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增加了5.41岁。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任远教授对分析,初婚年龄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除了受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人们就业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相对比较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80后”、“90后”受教育年限更长,很大程度上带来他们结婚年龄也随之推迟。

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城镇化率变化来看,2010年前后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2010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非常接近50%。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83%。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教授分析,我国婚姻与家庭形态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2010年前后。

城镇化率占比过半,意味着在城市生活的人超过了农村,这个过程中,城市里新型的家庭婚姻理念就开始逐渐占主导地位,所以2010年到2020年的变化就非常快。再加上随着高校的扩招,青年整体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因此婚姻年龄也不断推迟。丁金宏预计,未来我国晚婚的趋势仍会继续。

2022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称,“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比如,很多人硕士毕业一般都25、26岁了,工作几年就接近30岁了,因此结婚的时间也会比较晚。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分析,现在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大,同时,现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包括房价、婚育成本比较高,年轻人面临的经济压力比较大,因此整体结婚年龄在推迟。

此外,思想观念的变化影响也很大,晚婚或者不婚的观念,也是结婚年龄推迟的重要原因。

丁金宏分析,现在进入结婚适婚年龄的主要是“90后”,上世纪90年代出生人口持续多年呈下降趋势,加上结婚年龄推迟,未来5到10年内,结婚人数虽然可能会有所波动,但总体仍会呈现下行的态势。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第一财经;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