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创42年新低!中国初婚人数7年下降近半

结婚产业观察·2021-11-27 00:00
6496
2020年,初婚人数为1228.6万人,对比2013年的2385.96万人,7年下降48.5%。在出生率下滑的大趋势下,未来结婚率仍旧很难乐观!

2020年,初婚人数为1228.6万人,对比2013年的2385.96万人,7年下降48.5%。在出生率下滑的大趋势下,未来结婚率仍旧很难乐观!

近年来,我国婚庆质量要求逐年上升,形式趋于多样化,形成了巨大的增量市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婚庆市场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结婚登记人数已经连续7年下降。

01

近期,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1》,报告披露了2020年的婚姻登记情况。

数据显示,2020年,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后,连续7年下降,创下了自2003年(811.4万对)以来近17年的新低。相比2013年的最高峰,2020年结婚人数下降了39.5%,接近四成。

图片来源:国民经略

结婚登记数据包括初婚人数和再婚人数,相比再婚人数,初婚人数与出生人口的关系更为密切。2013年也是初婚人数的最高峰,达到2385.96万人。而到2020年,初婚人数为1228.6万人,7年下降48.5%,接近一半。比结婚对数降幅多了9个百分点。

尽管2021年还未结束,但是根据《结婚产业观察》整理的2021年前三季度结婚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共有588.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2020年这一数据是589.4万对,2019年是713.1万对,今年前三季度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124.5万对,降幅达17.5%。

从各地的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对数最多的10个省份是河南、广东、四川、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湖北、湖南和贵州。其中,河南和广东超过40万对,河南以45.9万对位居第一。

2021全国前三季度结婚大数据

相比结婚对数,结婚率则创下了42年来的新低。

根据《2020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全国结婚率为5.8‰,相比上年下降0.8个千分点,相比2013年则下降4.1个千分点,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

上一轮历史高点分别是在1981年和2013年。

1981年,得益于新婚姻法的正式实施,婚姻进入自由登记时代,结婚率创下历史高点。

2013年结婚对数为1346.9万对,创下近20年来的历史新高,当年结婚率也触及9.9‰的历史高点,主要得益于处于生育高峰的80后群体进入婚姻年龄。

图片来源:国民经略

相比而言,离婚率在持续走高之后突然回落。

根据统计年鉴,2020年共有433.9万对人离婚,较2019年减少了36.16万对。离婚率则是罕见回落,止住了多年来的上升趋势,降至3.09%。

分省份来看,离婚率最高的省份是天津(4.92%),最低的省份是西藏(1.75%)。

02

光明日报今年10月对2905名18~26岁未婚城市青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对“你将来会结婚吗”的问题,25.1%的青年选择“不确定”,8.9%的青年选择“不会结婚”。其中,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43.92%,比男性多出19.29%。

为什么年轻人突然不结婚了?

一是,年轻人口数量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80后(1980-1989年出生人口,依此类推)、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23亿人、2.1亿和1.63亿,作为结婚主力的90后、00后整体人数在下滑。

图片来源:国民经略

40年来,我国生育高峰出现在1987年,当年出生率高达23.3‰,但从1987年之后就一路下滑,到2000年仅为14.03‰。

与此相对应,2013年全国结婚率达到了9.9‰的历史次高点,这对应的正是出生人口相对较多的80后群体。

出生率下滑是大趋势,未来结婚率仍旧很难乐观。

二是,男女比例失衡,客观上加剧了婚姻紧张的格局。由于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男多女少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导致近年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中,全国男性比女性多了3490万人。雪上加霜的是多出的3000多万男性,恰恰集中于80后、90后、00后等群体。

数据显示,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其中性别比超过110的年龄段集中在0-29岁,对应的正好是正在成为婚姻、生育主力“Z世代”群体。

图片来源:国民经略

性别失衡,导致婚姻市场一直都是女方市场,这也是天价彩礼屡见不鲜的原因所在。

当性别比明显失衡时,彩礼就成了争夺配偶的资本。这在人口普遍流出的乡村、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是,由于结婚成本升高、工作压力大、女性的教育水平和经济独立程度大幅提高等原因,当代年轻人结婚意愿普遍下降。

从婚姻成本上说,婚姻成本包括住房、教育、生育、养育等物质成本,也包括投入的时间、精力等软成本。单是房价上涨,代际差距的存在,造成了年轻人买房负担的倍数级暴增,早生几年晚生几年,面临的房价环境有着天壤之别。

毕竟,连婚都不结了,遑论生娃?

总的来说,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原因来自各方面,但这无疑应引起足够重视。

03

中国庞大的适婚人群,为婚庆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中国婚庆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从年龄上看,以20-30岁的年轻消费者,也就是Z世代为主,占77.9%。95后人群结婚意愿普遍下降,小范围庆祝和旅行结婚成为主流。

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婚庆消费市场的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婚礼租车、珠宝首饰等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并与新婚消费的其他行业如家电、家具、床上用品、室内装修、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40多个关联行业,逐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婚庆产业链,充满了巨大的潜在商机。

在婚庆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品牌服务和规模经营,婚庆的高层次服务也在增多,整个行业都在为满足当代青年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追求浪漫服务的需求而努力,婚庆产业大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04

如何提升年轻人的结婚和生育意愿?为此,各地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

最近已有多个省份的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普遍延长了婚假和产假,并设立父母育儿假。

例如,11月19日表决通过的《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10天;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60天;男方享受30天护理假;在子女6周岁以前,每年给予夫妻各10天育儿假。

虽然延长婚假和产假有利于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但如果延长婚假和产假的成本全部由企业负担,企业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可能更不愿意招聘女性员工。

为此,政府财政需要分担延长婚假和产假的成本,这样既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也有利于防止企业在招聘中歧视女性。考虑到小孩长大并参加工作后就是社会的纳税者,因此,政府财政分担家庭的一部分结婚生育成本,也是合理的。

另外,高房价也是阻碍年轻人结婚生育的一大“拦路虎”。

为此,各地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年轻人的住房成本。比如在一些房价特别高的地方,为三孩政策履行者推出打折房价,或者对购买第1套房的实施无息贷款。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优先予以保障。

结婚生育问题,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既事关民生幸福与社会稳定,也与促进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息息相关,亟须引起社会各方的足够重视。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整理;来源:国民经略、新京报、国家统计局;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