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非得搞成庙会?低俗婚闹下,变味的是传统文化

结婚产业观察·2018-03-08 00:00
6755
婚俗范围甚广,包括结婚礼仪、形式等等。闹洞房从秦到汉就有。其间不仅有打新人,也有听房、捉弄新人的惯例。

婚俗范围甚广,包括结婚礼仪、形式等等。闹洞房从秦到汉就有。其间不仅有打新人,也有听房、捉弄新人的惯例。

近日,一则江苏盐城婚礼上公公搂着新娘肩膀亲吻新娘的视频在网上迅速发酵。据多名当地人介绍,当地的确有闹喜公公和新儿媳妇的风俗。

近些年,关于结婚闹伴娘、闹新郎、闹新娘甚至闹双方父母的事件令人对传统结婚一些可视为陋习的风俗厌恶不止。

那么,这样的婚俗到底从何而来?

根据《礼记·昏义》中记载,婚礼最早其实是“昏礼”,昏一字为黄昏的昏。因为古人迎亲的时候是在黄昏时分进行,这时太阳下山,月亮就要出来,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因此得名。后来,才加上女字偏旁读作婚礼。

婚俗范围甚广,包括结婚礼仪、形式等等。直到周代的时候,逐渐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也称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被现在所讨厌的“闹洞房”、“扒灰/闹喜公公”等这些婚俗又从何而来呢?

在历史记载中很难找到“闹洞房”等习俗的具体时间。不过,根据《汉书》中记载:“新婚之夕,于窗外窃听新夫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可以了解,在东汉时期,闹洞房的习俗已经慢慢有了。

具体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打新人/新郎

有不少书中都曾记载,闹洞房时,捶打新人、新郎的情形。如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记载:“北朝婚礼,婿拜阖日,妇家亲宾妇女以仗打婿为戏乐,至有大委顿者,盖戏婿之俗亦已久矣。

甚至,在古代就有闹洞房闹出大事的例子。在东汉学者应劭撰写的《风俗通义》中记录:“汝南张妙会杜士,酒后成戏,张妙缚杜士,捶二十下,又悬足指,士遂死。”说得就是在男子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在婚礼上喝醉后,将朋友吊起来打了很多下,然后朋友就这样被打死了。

这样的闹洞房不仅现代人难以接受,古人也并不赞同。东汉末年哲学家仲长统就曾在《昌言》中表示:“今嫁娶之会,棰杖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趣之情欲,宜淫泆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者也!”

即,如今结婚的时候,有人拿鞭子棍棒来督促他们、开玩笑戏耍,用酒以促进欲望,在大庭广众之下,在亲人之间公开隐私,污秽恶俗,没有比这更严重的,这种风气不能不断绝。

二:听房、捉弄新人

闹洞房不仅有打新人的,也有听房、捉弄新人的惯例。

东晋《抱朴字·疾谬》:“俗间有戏妇之法,於稠众之中,亲属之前,问以丑言,责以慢对,其为鄙黩,不可忍论。”

并且,不仅平民闹洞房,就连皇家贵族也有闹洞房的现象。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文宣帝曾经也遭到过这样的“闹洞房”。根据《北史》记载,文宣帝高洋娶大臣段韶的妹妹为妻,段韶的妻子闹洞房捉弄妹夫。没掌握好尺寸,闹过度,高洋非常生气说要杀死段韶的妻子。段韶的妻子眼见要出事,赶紧躲到了太后的家中。

另外,关于听房上文已经有提到。而在清朝,听房被认为是喜兆。《游梁琐记·易内奇案》中记载:“涉俗,凡合卺初夜,以听房占喜兆,迷信不拔。”

三:闹喜公公、扒灰

扒灰一次很多人的印象深刻的可能是来源于《红楼梦》中,焦大骂的那句:“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为什么被称之为“扒灰”,有一种说法是:“庙里烧香的路子,焚烧的锡箔比较多,时间长了之后形成了大块。和尚们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庙旁的人知道后,也来炉子投锡箔。由于锡与媳同音,就引申偷儿媳的隐语。”

而江苏苏北地区为何会有这一习俗?

盐城盐都区图书馆馆长、民俗研究学者王登佐认为,闹新娘过去是闹新房,是旧时盐城境内婚俗,当地有“洞房三日无大小”和“闹发”之说,谓之“闹发,闹发,不闹不发”。他说,老盐城人之所以如此强调闹新房。

  • 其一,不闹不安宁,大闹一番则可以将好色鬼吓跑;
  • 其二,不闹不恩爱,过去小夫妻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相互比较生疏,闹一闹打破僵局;
  • 其三,不闹不热闹。

在导演李安的电影《喜宴》中,对于闹洞房也有非常详细的片段,并下了一个定义: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近年来,闹洞房、闹伴娘、闹喜公公等现象不断涌现,人们表达了对于所谓“传统婚俗”中的一些恶俗桥段无法容忍。而明显触碰法律边缘的习俗,即便是传统习俗也是陋习,毫无疑问应该摒弃。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原创,来源:婚嫁同窗;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原创,来源:婚嫁同窗;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原创,来源:婚嫁同窗;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原创,来源:婚嫁同窗;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原创,来源:婚嫁同窗;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