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那么贵,不办酒席行不行?

结婚产业观察·2020-12-10 00:00
2199
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办婚礼,这一趋势不是他们临时起意的奇思妙想,更像是积怨已久的无力反抗。

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办婚礼,这一趋势不是他们临时起意的奇思妙想,更像是积怨已久的无力反抗。

文 | 人间观察员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局部观察(ID:jubuguancha)

结婚那么贵,钱都花哪了?

婚礼,作为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当然得挑选个良辰吉日举行,于是每年五一、国庆都成了结婚旺季。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很多原定上半年结婚的人,不得不把婚礼推迟到国庆举行。

于是,很快,#男子国庆期间要参加23场婚礼#便登上热搜,打工人辛辛苦苦,挣来一个月工资,遇上个婚礼旺季国庆假期,就这样轻易地随……随风而去,随了份子钱。

小品《人到礼到》里,牛莉和郭冬临扮演的夫妻,因为随了太多份子钱,决定补办婚礼来弥补损失。

现实生活中的新郎新娘非常清楚,一场婚礼下来,收到的份子钱大概只能抵酒席花销的零头。

不是亲友随得太少,是酒席实在花得太多。

想通过收礼钱发家致富,只能是痴人说梦。

在广东,便更不可能了。没有哪个参加酒席的人,会不羡慕广东人这股清流。“就,就就就100呀……咋了?”有些人包了100块钱红包,主人还会返你80。

随礼让婚礼参加者的心痛程度,远远不及举行婚礼带给新人的经济负担。

结婚服务平台婚礼纪发布的《2020年中国结婚消费趋势洞察》显示,2019年中国每对新人结婚平均消费达22.3万元,是五年前的3.5倍。

然而看2017年大家的婚礼预算,似乎根本没打算结婚要花这么多钱啊。

大家两三年前的天真,随着时间的流逝,丢失在现实中,被日渐水涨船高的结婚花销击碎。

新人分享的婚礼帐单,酒席通常占支出的大头。

▲图源@婚礼纪

调查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婚宴酒席在婚庆产业链消费占比49.3%。

城市打工人业务繁忙,结婚都想傍上小长假。于是就有了淡旺季,不同月数,价钱自然就不一样了。

或许你会对5元的保时捷优惠券嗤之以鼻,但你以为婚礼酒席的“最高优惠4W”,就是真的捡到便宜了吗?

一般星级酒店都会收取15%的服务费;个别酒店会收取场地费,一般1W-3W不等。还有其他各种费用,诸如开瓶费、进场费,布置费、策划费等等,都需要提前问清楚是否包括在内。此外,喜烟喜酒还要单独购置。

▲图源@我的婚礼日记 提问:如何满打满算保证婚礼只来60个人?

别像评论区的小可爱一样,误以为餐标是一桌饭菜的价格。

按照上面的最低预算标准,人均餐标乘以9,一桌至少也得1800块钱,假如有20桌,光是酒席也有将近4万块钱了。

如果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举行婚礼,便能体会什么叫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压根没有这么便宜的酒席。

酒席:只有下限,没有上限

中国办婚宴平均摆酒席21.5桌,平均花费是每桌3385元(酒席2500元/桌+喜糖烟酒800元/桌+其他)。不过由于城市规模不同,花费也不一样。

“我们县城六七百或者一千,市里好像一般一千多两千,看到上面几千上万的酒席真的非常震惊。”

“包邮区二线城市,酒店便宜点5K,四星级酒店6K-7K,五星级酒店8K到1W,不包酒水。”

“5000一桌只有四星或者老五星的最低档,还不算酒水。我们这儿酒席开支占比远不止55%,亲朋好友多的话,酒席花掉30万都很正常。”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在婚宴上的花费还是比较少的,新婚夫妇通常自己就可以负担结婚开销。现在办一场婚礼少说也得花十万,打工人一两年的辛苦钱,一场婚礼就打了水漂。

当时的酒席,邀请双方至亲,摆3-5桌酒席,出于节约目的,不少都在家里自备酒菜。

90年代后,婚宴的规模和档次逐渐提高:婚礼在酒店等专门场所举办,聘请专门的婚庆公司操办;四大金刚(司仪、跟妆师、摄影师、摄像师)成为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源符国群等《中国城镇家庭结婚消费演变研究》

如果你想给自己办一场意义重大且终生难忘的婚礼,并且预算充足,那么花销只会上不封顶。

之前有人晒出张馨予和何捷婚礼的邀请函,两人婚礼在上海外滩的一家顶级奢华酒店举行。这家酒店,酒席最低一桌14888元,最高25888元。

中国婚博会数据显示,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五星级酒店一桌酒席平均费用大概在9000-15000元之间,根据酒店的不同,可能会额外加收不等的服务费。四星级酒店的价格相对亲民,一桌酒席的平均费用大概在6000-10000元左右。

有些即使不是星级酒店,但专注做婚礼的会所,价格一点也不输豪华酒店。

而在所有酒席里,婚宴无疑是价格最高的一项了。

当有人在豆瓣发问,“如何办婚礼比较省?”

只能说,唯一的好办法,就是不办婚礼咯。

备婚期是分手高峰期,有些准新郎新娘,因为酒席钱的事,在分手的边缘试探。

吃完酒席就分手的小情侣,舍身为悲惨爱情故事贡献素材。

婚礼是父母的毕业典礼

对于很多在外地工作的打工人来说,无疑需要在两个城市,办两场满足双方父母要求的婚礼。

有些人,结一次婚,更是需要办三场婚礼。华裔脱口秀演员钱信伊在《亚洲笑星闹美国》里讲到,自己就结了三次婚,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因为自己来自马来西亚,伴侣来自澳大利亚,俩人又生活工作在纽约,所以不得不在三个国家分别举行一场婚礼。

他把亚洲父母对婚礼的执著归结为,父母需要炫耀,孩子是他们炫耀的资本,婚礼是他们炫耀的方式。

酒席正是他们和亲戚推杯换盏,炫耀孩子的高光时刻。

根据博主@一池弱水 发起的微博投票显示,只有约30%的人明确表示不接受没有婚礼,认为结婚必须有仪式感。

可是结婚的仪式感,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婚礼,都变成了父母的同学聚会。

不少新郎新娘结婚当天猛然发现,宾客有三分之二多都是父母的同事朋友,以及卸下催婚重担的七大姑八大姨,自己的同学朋友往往只能凑一两桌。

明明自己才是主角,却完全没有掌控权。“婚礼本来就不是给新人办的”,早已是社会共识了。甚至自始都是这样,在古代,婚礼第一拜是给上天,第二拜是给父母,最后才是夫妻。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围绕“婚礼真的有必要吗”展开,臧鸿飞说,“婚礼是一个大型、尴尬、自相矛盾、自嗨、私人举办的庙会。”

要命的是,这场大型庙会并非为期一天,而是一场持续数月的闹剧。酒店预订一年前就要开始,跨度长达一年的备婚流程表,塞得满满当当。

另一面,超过一半的人都能接受不举行婚礼,比起费心费力操办一项劳民伤财的活动,他们更愿意省下时间金钱旅行结婚。

但是不办婚礼,就没法给父母交代。虽然大多数婚礼都免不了沦为父母的秀场,但也是他们作为父母的毕业典礼。

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办婚礼,这一趋势不是他们临时起意的奇思妙想,更像是积怨已久的无力反抗。

[ 原创声明:本文为结婚产业观察转载;来源:海外网;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结婚产业观察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结婚产业观察(wionews),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