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康宁接受新京报采访:一场有灵魂的婚礼,与排场、阔气、豪华无关

结婚产业观察·2017-10-07 00:00
5282
9月30日,史康宁接受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史康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婚庆、婚介行业标准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秘书长,民政部科技专家库成员。

9月30日,史康宁接受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史康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婚庆、婚介行业标准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秘书长,民政部科技专家库成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次偶然机会,史康宁被同事邀请主持婚礼,从此一做便是三十几年。

无数个假期,史康宁参与策划主持过无数场婚礼,但一场老知青的婚礼,一首不一样的婚礼进行曲,却令他至今难以忘记。这是一场有灵魂的婚礼,与排场、阔气、豪华无关。

多年的一线策划和主持工作,让史康宁逐渐意识到,他的职业不仅仅是设计婚礼,而是在为新人打造他们人生中那个难忘的时刻。他相信,婚礼是婚姻的开始,意味着新人们要承担更多新的社会责任。既然开始,便容不得重来。

“婚礼应该自己做主”

紫色的纱幔缓缓落下,背景音乐渐渐停止,舞台上的灯光慢慢聚焦在新郎和新娘两个人身上。所有来宾都安静下来,目光聚集,新郎此时显得有点紧张。

“终于等到这一天,我有点激动,不知道该怎么说,所以我选择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来表达。”

新郎是一名钢琴师,他牵着新娘的手来到舞台一旁的钢琴前。一个人弹琴,一个人倾听。

不用问这对新人爱对方到底有几分,两人对望的眼神已经可以说明一切。新郎用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向新娘讲述自己的情意。曲罢,二人也哭成了泪人儿。

这是史康宁策划的一场婚礼,一个简单的细节让很多人感动不已。然而他的团队在这个国庆几乎天天都有婚礼进行,六七天中多达十几场,十一长假没有一天休息。

如今提及婚礼,除了婚宴和红包,你还会想到什么?在婚礼宴会厅的一侧,新娘穿着白纱挽着父亲缓缓走向新郎,然后交换戒指,互相许下承诺;或者新郎新娘红色的唐装上身,宴请亲戚朋友……人们对于这些婚礼形式已经习以为常。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现在婚礼的这些排场和花销可是那会的青年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史康宁回忆,八十年代初,自己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在党校教书。在他的印象里,那时举办婚礼大多便是新郎新娘穿着比较正式喜庆的衣服,头戴红花,请亲戚朋友来家里吃个饭,有条件的便还会再去拍个婚纱照。

后来有同事结婚,邀请他去做婚礼主持人。“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从来没参加过婚礼。”史康宁坦言,当时还没有婚礼流程的概念。第一次做婚礼主持人,介绍完新人的姓名,婚宴便开始了。现在回过头再看,他觉得自己“好青涩”。

自从那次之后,便有很多同事朋友来找他主持婚礼。“记得一次有朋友跟我说,不能让我白干,就给了我50元的红包,这相当于我当时半个月的工资。”逐渐,史康宁发现其中的商机。从原来教师的岗位离开,同朋友一起开办了婚庆公司。

联系酒店,承包化妆,出租婚纱,跟随拍照摄像……在史康宁的计划里,一直努力引导新人为自己的婚礼做主。“与出生和死亡相比,结婚应该是人一生当中为数不多,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了。”

史康宁回忆公司创办最初,只有五六个人,大多还都是身边的朋友。后来开展社会招聘,鼓励兼职。应聘的人有大学老师,也有出租车司机。“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接十几单。”

如今婚礼的形式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史康宁觉得,如今一些婚礼虽然热闹,但是缺少了些味道。“办过之后应该是一场值得记忆的婚礼。”

一场有灵魂的婚礼“我的名字叫康宁,也可以理解为健康安宁。可能大家也是冲着图个吉祥,才来找我的吧。”史康宁说,很庆幸自己在婚庆行业刚起步发展时便加入其中,参与见证了人们结婚,从以往大多在家中宴请,到后来逐渐转向去酒店,找婚庆公司帮自己策划。

在史康宁的印象当中,婚庆公司于2001-2005年达到发展高峰,仅北京就有上百家。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年国庆,七天的假期共安排了九场婚礼。从北京到大连,再从大连到北京。

见过各种婚礼排场的史康宁,三十多年来,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为一对老知青主持的一场非常“低调”的婚礼。

新娘50多岁,年轻时在内蒙古插队。回京后的她,脸上已然满是皱纹,背也逐渐驼了起来。“看起来真的是历经沧桑”。她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住所,身边也没有好友。她与新郎是在一个知青群中相识,了解后便决定生活在一起。

“这注定是一场特别的婚礼。”史康宁说,婚礼在中国人民大学旁的一间平房中举行,现场除了史康宁自己带过去的一个囍字,其他什么都没有布置。

没有捧花,没有婚纱,没有摄影,没有婚礼进行曲……两位老人的婚礼就这样开始了。前来参加婚礼的也都是一些老知青,史康宁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份婚礼进行曲的歌词,希望他们一起清唱,用歌声来祝福两位老人。

“……

忠贞的爱情坚贞不渝,相亲相爱地久天长。

衷心祝福虔诚希望,愿你们生活幸福久长,幸福久长。”

史康宁记得,新娘那天穿着红色衣裳,很腼腆。“参加婚礼的老知青们,唱歌声音越来越响,其中夹杂着抽泣声。”或是想起自己当年的激情岁月,或是感慨两人共结连理的喜悦与不易。

唱罢,史康宁什么都没说,全场也没人说话。婚礼的庄重和爱情的神圣凝固在了那一刻,千言万语难以表达。

“婚礼凝结了两个新人的故事,身边朋友流露出来的是真情实感。”史康宁说,难忘不代表重金豪华的婚礼,也不一定是筹备繁重的婚礼。

“真正令人难忘的婚礼是有仪式感和灵魂的。”史康宁说。

婚礼仅仅是一个开始

多年的一线婚礼策划和主持工作,让史康宁意识到,一场好的婚礼,是凝聚着新郎新娘一路走来的点滴,用细节去打动别人,而这些与排场、阔气、豪华无关。

“就好比在西式婚礼中,新娘挽着她父亲出场。接下来的一幕是,他父亲牵着新娘的手迎面走来,再转交给新郎。这就是传递爱与责任的一种仪式。”他觉得,在这样有仪式感的婚礼上,新人在享受人生将要开启新阶段的喜悦,而来宾也能感同身受。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意义,才让史康宁一做就做了几十年。

“我在婚礼上对新人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从今天开始,又多了一份社会角色。要承担起为人妻为人夫,为人媳为人婿,日后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史康宁总结多年来的婚庆工作,感悟婚礼是婚姻的开始,意味着新人们要承担更多新的社会责任。既然开始,便容不得重来。

史康宁和他的太太结婚数十年,两人之间的默契与相互陪伴却胜过一切。他觉得,荷尔蒙只是爱情的一部分,真正的爱情终究还是回归于生活之中,如细水长流。

他觉得,一段婚姻或许可以重来,但人生还会面对种种开始,无法倒退,总要学着自己去面对和承担。

“而婚礼仅仅是这些开始中的一个而已。”史康宁说。

[ 原创声明:本文为婚嫁风向标转载,来源:新京报记者 潘佳锟,朱骏;责编:风晓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婚嫁风向标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微信底图关注微信公众号:婚嫁风向标(hunjia365),每日推送,干货互动精彩多

服务热线

15951931910

微信服务号